但是,随后传来的消息,却兜头给兴奋的朝廷浇上了盆冷水:因为直在疫区行医,年事已高的许洞早已感染上了瘟疫,只是为了平息天灾,他直坚持到了瘟疫被控制的时候。天灾结束,已经病危的许洞再也坚持不下去,已于十月三日病故于潭州。
因为疫区刚刚才解除封锁的原故,许洞病故的消息,直到十月才报到朝廷。
听到这个消息,再看看许洞临去前让自己的弟子执笔、他口述的奏章《防疫统论》,整个大殿之上鸦雀声,只能听见代师父送上最后奏章的兰天压仰的抽泣声。
"传旨,册封许洞为太子太保,授昭馆大学士、爵郡公,并许其子弟继爵位,依例荫及后人。"良久,天子赵惇才重重出了口气,追封之后,再次开口:"谥'忠敬',赠其家白银万两。"
第四回 兴国家何者为重 胜土蕃重振汉风1
第节
下面的臣子又给天子吓了跳:许洞此封远远超过了正常追封的范围,银子倒也算了,可这从品的昭馆大学士、超品的郡公,两个虽然是虚衔,却荫及后人的待遇,之前从来不会授予伎官,般的官员都很难得到。更没想到,皇帝没有经过枢讨论,直接就给了个"忠敬"的谥号,这评价也高的太吓人了些。
连许洞的弟子兰天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封赏,愣怔了下,猛然抬头看着皇帝,把谢恩都给忘记了。
"陛下,这个册封有些过了吧?许敬原官才不过四品,下就……"名官员出列,小心的观察着皇帝的脸,提出了疑问,还是没敢把话说完。
天子并没有发怒,只是抬手示意那名官员退回去,再叫兰天起来。等兰天站到了边,天子这才扫视了圈众臣,开口问道:"你们都认为朕如此封赏,是重赏过度了吗?"
"老臣不认为此封过厚。"左仆射兼同书门下平章事肖则出列向皇帝礼,然后解释道:"老臣认为,许大人在此次天灾救活数百姓。佛家早就有语'救人命,胜造七级浮屠',人命重于切。如此多的大宋百姓之命,还够不上个郡公、够不上个'忠敬'嘛?"
"老卿家只说对了部分,朕的厚赏,不全是因为许卿在此次天灾的功劳。"天子拿起桌面上的奏章,翻了翻,才又对大家说道:"许卿这样的奏章,朕已经收到过不只次,今天的医药院能有这样好的表现,许卿出了大力。医药院体系进步完善之后,以后还能救助多少大宋的军民?这笔帐谁又能算的清楚?只要医药院还在,大宋就在受着许卿的恩惠,难道还不值个郡公吗?"
看下面的臣子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天子赵惇放下手上的奏章,加重了语气:"朕在这里说清楚,不管是伎官也好、武官员也罢,就算你仅仅是个贱民,只要能如许卿样为了大宋,朕就不吝重赏!此诏明发天下,以后此类封赏皆明发。"
封赏许洞的诏书和天子的话再次登上了《朝报》头条,随即传遍大宋,在本来已经讨论的热火朝天的臣民,又浇上了勺子滚油。
辩论从表面上的规据、传统,渐渐延伸到深处,延伸到了什么才是汉人的传统,大家开始考虑什么才能叫做"忠君爱国"?!更多的人开始回想汉唐雄风,希望能重铸大汉风骨,将来的大宋也能够如汉唐样,开疆拓土、威临天下。
大宋这段时间不得安生,大金也好不了多少。
老天爷似乎很公平,大宋是水灾、瘟疫,金朝是旱灾,而是遍布了大金的主要产粮区域。金帝完颜亮倒不是大辽的那个笨蛋皇帝,还知道安排救灾,还总算是做出了个应对的样子来。
可是,之前大金在营建都大兴府的时候,就已经征集了超过百万民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