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宋盟约只限于联合对辽作战之时,战事结束之后,两国并没有再次签订新的和议,如何能延续到如今?许公子所说,只怕太过书生气了。”名士长笑声,看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到了自己身上,随即起立,背着双手,慢慢踱到场地央:“朝反对收容张觉之人,不过是担心激怒了金人,引来外敌入侵而已。金人与大宋联合攻辽,是因为其兵力不足,时至今日,金人也只有不足二十万的兵力,可我大宋却拥有二百万大军。就算是金人当真南侵,十个打个也是绰绰有余,怕金人何来?”
看大家皆屏声静气地倾听,那名士脸上露出了得意之,都有些飘飘然欲成神仙之态起来,提高声音继续说道:“再说,想那金人不过是未开化的野蛮人,以我大宋之博大化,到时也可以礼服之,让他们明白礼仪之重,倒也可以宣传圣人教化。”
虞允听的摇头不已,难怪李纲大人说这些士大都是空谈而已,看来的确不错。
同桌之人看他摇头,脸上都露出尴尬之。他们几个平时也会讨论国事,再加上李节和张行华因家长辈在朝地位不低,而且算是明白人,自不会如这些不通实务的士们样知。
“朝廷应该任阁下为赴金特使,以圣人之言教化金人,若真能成此大业,不唯我大宋军民感谢阁下厚恩,也可以留下个盖世传奇。”听到这里,本来已经没兴趣和这些笨蛋理论的费行云实在忍不住了,面带鄙夷的冲那人拱了拱手。
那人倒也不是太笨,很快反应过来费行云是在挖苦自己,气的脸通红,手向费行云指:“你这知狂生,难道懂得该如何应对如今的局势?还是又能有什么策略能帮的上朝廷?只会在这里刻薄人罢了。”
第四回 幽云变风雨欲来 寒人心义士陨命2
第六节
"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救国的大策略,但至少对金和宋之间的局势总算略知二,还不算知。"费行云素来我行我素,虽然看出在场士子对自己大多露出鄙夷之,却也根本不放在心上,面如常:“军事道,非人多就能取胜。不过是几年前辽人与金护布达岗之战,参战金人仅两万骑兵,辽军却有七十万之多,双方兵力差距之大,远过刚才这位仁兄所言,结果却是金人获胜。不要忘了,那些辽军并非杂军,其还有辽国最精锐的皮室军,乃是辽主亲领的近卫,论战斗力还是装备都称得上万选,却败在金人手下。金人生于北方穷山恶水之间,犹如虎狼,只会尊敬强者。可宋军在幽云战,却是败在了由败军和刚刚入伍的辽人士卒组成的辽军手,羸弱到不堪入目的地步,与金军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请问这位相公,人多到底有什么用?徒增他人的功业罢了。”
众士子都是面面相觑,他们终日诵经习卷,虽有腔热血,但对实际的政务就已经不甚了了,更不要说素来被宋人轻视的军事。见费行云说的如此清楚明了,虽不服这狂生把本朝贬的钱不值,但大宋传统许人说话,哪怕说的再难听也不会有人上纲上线。若只是将他骂上顿,不仅是显得大家说不过他,而且有辱斯。
“费相公此话也有些道理,可惜只说对了部分,您是只知其、不知其二。”与虞允他们座位相对的席上,有名士再次接了上来。
看到那名年龄稍长的士开口指出费行云的不足之处,不少人心暗自窃喜,都齐齐安静下来,等着听他细说:“此次宋军攻辽表现确实不佳,但确实事出有因,实在是对辽之战开始之前,宋军直没能得到很好的休息,故此影响到了战斗力,并不是宋军真的到了如此没用的地步。”
“请问阁下姓什名谁、官居何职?”费行云听了对方的话顿时愕,看来开口说话的这位士似乎对金辽之战比自己知道的还要多些,应该不是普通学子,只怕是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