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耶律氏两个人质的赵惇倒也不为已甚,让耶律义返回大辽,只留下了耶律可玲与何月同住,以免迪古乃见不到耶律义起疑心。
当然,赵惇是不是从此真的能够信任耶律尚,那还得走着瞧!
至少有了这么个把柄在赵惇的手里,耶律尚以后再想翻天就要困难多,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耶律尚只好暂时老实点儿。折兵前面已经说过了,赔了夫人是指迪古乃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没有碰乌林答氏,却又不放她回来,把她给扣下了。
至于谋反的完颜撒离喝家,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局,还有所谓的同谋平章政事完颜宗义、前工部尚书完颜谋里野等等宗室自然是被打尽。
对于迪古乃来说,处理起来倒也简单,个字“杀”!
这其值得提的是宁死不屈的完颜宗义,这位老兄自出生以来也是锦衣玉食享受惯了的,却在数酷刑之后“不服而死”,宁可被折磨死也决不自诬。连赵惇从倾天的情报得知此事,也十分赞叹他的风骨,后来还特地追封完颜宗义为“铮王”,在大金宗室选择近支为其立嗣,以表彰他的铮铮铁骨。
另两个该提下的是倒霉蛋,都还是宗室。
个是宗室完颜活里甲,他并没有参加谋反集团,却因为迪古乃讨厌他平日里注重仪表这叫什么理由,道旨意把他也算进去了。有人好心的劝皇帝不要杀罪之人,结果迪古乃不耐烦的回了句:“第杀之,复言也。”,意思就是“轮着杀,不要再多话”。
得,完颜活里甲就这样丢了命。
第二个是完颜耶鲁,鲁王完颜斡者的孙子,还是个在职的官员。比起上面那位招了迪古乃厌烦的,他更加是倒霉倒到家了。他那天正好去完颜撒离喝家走亲戚,结果被上门搜捕的官员不分青红皂白地起抓了起来。
莫名其妙的被捆成个棕子的完颜耶鲁,当然是不服气的吵着要见皇帝,可喜欢犯混的皇帝自然也有容易犯混的部下。负责抓人的使者厮鲁浑名如其人,还真是够浑的,刀就把不住的喊冤的完颜耶鲁给剁了!
他家里人当然不服,立马去找皇帝告状,迪古乃还很有些现代意识,来了个民事赔偿:也就是赏给了家属二百万铜钱,买了条大金宗室的命!至于那位误杀了位宗室官员的“浑”使者,根本没事,还当他的官儿呢。
刚刚登上大宋帝位还没三个月的赵惇,接到上述情报愣怔了半天,给这位世交之子搞的彻底的没了脾气。然后,就把这些情报整理好,发给了大臣们人份。
大宋的群臣看着这次金朝谋反大案的处理结果,也只能是语,心里大都在想:还好、还好,我们这位任性的皇帝至少不会胡乱杀人,不用担心碰上这种倒霉事就稀里糊涂的丢掉老命。
实际上,这正是天子赵惇要的效果,就是让大臣们看看,自己比起迪古乃来要好的多,不要再没事干纠缠在些聊的问题上。
平息了反叛之后的迪古乃也没安生,杀人告段落,就开始“杀”女真的根基:上京。
迪古乃在南征之后下令整修大兴府就是为了迁都,他总觉得上京位置太偏,不利于他对大金的统治;上京的水陆交通都不是很发达,物资输送十分困难,过去还好,随着大金统治地域的增大,京师人口急剧增加,这个问题已经是日渐严重。加之迪古乃早就有"天下统"的野心,为了方便南征,京师南迁就成为了必然。
还有个说不出口的理由,就是为了削弱原女真贵族的势力,把国家大权最大限度地集到皇帝手里,迪古乃杀了数的宗室、贵族。女真人信奉萨满教,相信冤死的人阴魂不散,仍然会留在人间。虽然迪古乃本人并不是很迷信,也不怕什么冤魂,但住在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