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惇平心静气,缓缓解说道:“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大部分出身是武将,或是拥有兵权的割据诸侯。我赵氏开国,不也是因为手上有军权,才能够夺了柴氏的基业嘛!”

  “原来你也明白祖宗家法如此安排的原由,朕还以为……”

  “就算孙儿再笨,可从小也是身受皇室的严格教育,总不至于什么也都不知道。”赵惇倒是没有自己父皇的悲愤,但心却不知是痛、是怨,还是佩服,停顿了下才继续说道:“孙儿倒是想起了民间的个故事,不知皇祖父想不想听?”

  太上皇长叹声,点了点头:“你说吧。”

  “个富商,家里有很多金银珠宝,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产,请了很多家丁。后来,家丁有个勾结外人,偷走了不少金钱。富商气急,将所有家丁给赶走。结果,强盗知道了他家有钱,又没什么人可以看家护院,便打上门来。富商面对着强盗的刀枪,只得把所有的钱财交了出来,以求活命,可强盗怕他报官,还是把他给杀了。”

  “你是在说,皇祖父和历代先祖就是那个愚蠢的富商,而金人就是强盗。不整顿军事,国家倒是不会亡于臣子,却会亡于外敌!”太上皇已经有些混乱的头脑闪过道灵光,苦笑了下:“在你们眼,尽全国之民心民力励精图治,以求北伐原,收复山河才是正理,至于这家天下,不过是过眼云烟,当得何用!但你们可想到过,若是失去皇权,赵氏子孙又有多少可以存活?历代多少皇室,在亡国之后都是灭种的结局。”

  “自从汉武崇信儒家,就将集权发挥到了极致,历朝历代有哪个不是拚命的加强皇权、排除威胁,本朝开国以来更甚。可在如此危局之下,只为保住家姓之尊荣,却要付出我汉家子孙灭种之危机!就算保住了大宋时的天下,将来在这煌煌史册上,赵氏会留下什么?也许皇祖父您真的不怕身后骂名,但孙儿怕。”

  赵惇面平静,可心海早已是涛天巨浪,数念头不断在头脑翻滚,让他快速的说了下去:“如果为了保住赵氏皇权,就要放弃保家卫国,拜倒在仇敌的脚下,用屈辱的和议来换取偏安方,孙儿决不会如此为之。外祖父、还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并不仅仅是为了保住我赵氏门的荣华富贵。”

  “大宋百姓素来柔弱,远不及金人悍勇。虽然有不少能人勇士,但历来大战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金人最多是再败个次,但大宋稍不小心就有国破家亡之虑。”

  太上皇此时已经十分的疲备,只觉得力气在点滴的离身而去,说话也是艰难之极,但心有太多的话不吐不快:“为君者,不可只是想着自己的功业和虚名,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以'仁'治天下,大宋只要与民养息、颁行仁政,让汉人能够休养生息,再过些年,就可以使得天下化鼎盛,更加富庶、更加强大,到时候不战而屈人之兵,总好过兵凶战危、生灵涂炭。”

  “正是为了‘休养生息’这四个字,母后当年才顶着骂名,力支持和谈。但和谈是以钱帛和土地来换取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成就复兴大业;而不是甘为胡人下臣,任其欺压、索取!皇祖父被金人吓破了胆,口口声声要父皇在你百年之后才能考虑动兵之事。今日,皇祖父已是油尽灯枯、即将永离人世,还怕什么刀兵之灾?不如让子孙们走自己的路罢。”

  赵惇见太上皇到了如今,还是对金人恐惧至极,深怕后人开启战端,心不由升起了丝厌恶,说话的态度转而有些生硬,到了最后还忍不住讥讽了句:“希望皇祖父到了九泉,能够有脸面去见我外祖父和母后。只是,我怕皇祖父没法见的到在老百姓心已经成神,早就升入天庭的外祖父和母后。”

  太上皇赵构原本心焦急,可听到这里,却猛然间省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