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年七月,虞水灵生下太子第二个儿子,举国欢腾。这不仅仅是因为皇室又多了个后代,更主要的是他是定国公主所生,不少臣民直接把这个刚出生的婴儿,视作了大宋未来的太子。

  两宫太后自然更是欢喜异常,天天守在太子宫,帮着照看虞水灵母子。

  个月后,天子赵构下旨,赐刚刚满月的小孙子名为赵惇,同时册封为定国公,这又让人十分的意外。

  因为按大宋的规据,般只有在皇子至少十岁之后,才有可能册封为“公”。天子此封,让人不得不想到,是不是天子也有立赵惇为未来大宋太子的想法。

  绍兴十年到十二年之间,大宋境内并不是很安定,由于前面秦桧掌政之时,溜须拍马者升官,为国为民者都被迫害,导致士风日下,贪官污吏横行,冗官、冗军的问题也越发严重,国家的收入大多被消耗在了养人头上。税收加重,民变不断,朝廷用尽各种方法,方才将局势稳固下来。

  在此期间,天子赵构以想要回位于河南的皇室陵寝地为由,坚持对金投降的政策。

  大金主政的兀术认为大宋天子赵构根本没有恢复之志,认为让赵构称臣并不是很困难的事。于是他上奏金主,派左宣徽使刘筈出使大宋,赠给大宋天子赵构以皇帝冠冕、金宝、玉册,册封其为宋帝。

  天子赵构认为金朝的册封等于是大金放弃再利用靖康天子来威胁他的帝位,心甘情愿作大金的藩臣。下旨以最高礼节接待金使,根本不以为耻。

  虽然秦桧已经完蛋,但主和派的投降派官员仍然控制着朝廷大部分的权力,他们大都附和天子赵构的说法,认为称臣是虚的,不用太过在意。

  消息传出后,大宋朝野哗然,当初宋金合谈,所约定的是双方君主以叔侄相称,并宋臣服于金的约定。天子这样做,等于把前面抗金的成果全部丢尽,不少臣民都上书坚决反对。

  金人见大宋臣民的反金浪潮又开始掀起,被扣押的洪皓又坚决不肯屈服,也害怕双方重回战争局面,只得不再提起册封事。

  当然,天子赵构的面子在这次的“册封”风波也都丢尽了。

  绍兴十二年四月,原都城临安已经重新整修完毕,大宋朝廷迁都回到了临安。天子赵构在全国军民片的反对声,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继续统治天下的基础,与左相陈康伯等人商议后,天子赵构以身体变差为由,再次宣布由皇太子赵昚监国,自己退居德夺宫。

  在正式向天下宣布这个决定前,天子召见皇太子夫妇,当面说明太子个性过于良善,容易被臣子欺骗。出于对太子执政的担心,天子赵构请求皇太子妃虞水灵帮助太子打理国政,希望她不要因他人的议论和反对而放弃。

  太子赵昚以监国的身份,再次向前来道贺其监国的金使重申了大宋坚持和谈协议的立场,请他转告金主,希望双方能和平共处。

  金朝给予的答复,是答应约束已经臣服大金的西夏和吐蕃诸部,不许他们再入侵宋境,保证大宋边界上的安全。

  不久,天子赵构“以淡泊为心,颐神养志”为由,宣布仿当年徽宗皇帝故事:传位于太子,自称太上皇帝,当年更为隆兴元年。

  太子赵昚登基后,传旨册封皇太子妃虞水灵为皇后,并明言依父皇之意,皇后与自己同掌朝政。

  在皇后的协助下,继位不久,天子赵昚就开始整顿敝政,调整全国军政布局,并下旨征求吏民的意见,准备大举变革。

  没多久,以左谏议大夫肖则上书为契机,天子赵昚下旨为赵良嗣等数位当年的靖康事变前旧臣平反,并允许他们的后人回归大宋。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