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天快黑的时候,张俊调来的近两千具巨型强驽在六千多宋军的强拉硬拽下翻越高山,终于赶到了战场。张俊立刻命令他们在旁边的半山坡上架起巨驽,以半米长的巨箭密集覆盖被包围的金军。
被这样可怕的箭雨通狂射,就算是强悍的女真人也法承受,十多万金军顷刻间土崩瓦解。
宋军士气大振、乘胜追击,诸参战军队合兵掩杀,下追出上百里。
兀术在宋军的狂追“剃其须髯而去”,也就是被追的剃掉了胡子、头发方才脱身,又打了个创记录的大败仗。
奈之下,金军只得退往秦,未能按原计划入川,金人对大宋西部的威胁暂时解除。
随后,张俊借战胜兀术、阿里补之机,北上收复了凤州、秦州、陇州,稳固了川陕的防卫,完全破坏了金人借西北东进,以威胁大宋腹地的计划。
由于现在战线向北和西移动,已经残破的临安法再成为指挥心。为了统指挥抗金,经大家商议之后,太子决定在位于靠近央位置、已经被宋军收复的庐州设立太子行在。
于是,太子和虞相带领僚属和诸位大臣离开了京师临安,前往庐州。
在行军的途,大家正在健康城外北渡长江的时候,江北的宋军送来了被金军俘虏又被救出的原徐州知府唐仲俊唐大人。只是,他因为被俘的时候已经受了重伤,如今情况危急,还没有和他们汇合就已经病危了。
知道了消息的虞允没有听太子相劝,强撑病体,带上水灵赶去见了唐仲俊大人最后面。唐大人故世后,虞允为他收尸,命手下先将他的棺木送回山阴老家暂时存放。
到达位于淮河与长河之间的庐州之后,太子和虞允就忙着设立太子行在,调集幕僚人员,并在行在设立了专门分析情报和提供战事谋划的谋士团。
整个大宋西部、北部防线上军报频传,太子和虞允不断的下令,从大宋南方调集兵马。
只是,金人将领除战亡的外,因其它原因而减少的很少;大宋的各级将领,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实际上主要是朝廷的不信任被迫解职的解职、罢官的罢官,有的甚至莫明其妙的失掉了性命。
有不少大宋原来的将领人虽然还在,却由于对朝廷的彻底失望而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这种情况以岳家军原先的将领最常见。大宋军的各级将领严重不足,调来的兵马常常是人指挥。
此时的庐州太子行在已经忙的不可开交,随着宋军的进步进展,战线越拉越长,情报、战报来往频繁,所有的军队指挥、后勤调动都集在了行在。
虞相因为受伤和过度劳累而变得十分虚弱,身体明显差了许多,有时甚至咳出血来。
忙乱了天,好不容易才停歇了下的太子,抬手揉揉自己的额头,苦着脸说道:“虞卿,这样下去不行。你虽然可以建立起个以懂军事的各级参事为主的谋士团,却还是法解决战事的临场指挥的问题。什么事都要我们决定,我们又不能随时了解战场的变化,这和瞎指挥有什么区别?”
“我倒是有个办法解决此事,只是,太子怕是要担上很大的干系。咳、咳……”虞允才说了句话,就不住的咳了起来。
事巨细都得枢处理,虞允累的够呛。自上次在临安保卫战受伤之后,总也没有时间进行养息,脸直很是苍白,不时还有眩晕的情况出现。
在边帮忙整理卷宗、指挥参事们在地图上标注的虞水灵连忙走到父亲身后,细心的帮他抚背,然后端来药,担心的看着他喝下去。
“虞卿,你定要保重身体,万你要是倒下了,这兴大业我还能依靠何人。”太子看着虞允苍白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