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大宋政治的恐惧,马林直不敢轻易回国。直到此次有大宋商人带来了水灵父女的消息,知道至友虞允已经过世,马林十分难过。克制不住对水灵的思念之情,马林最终下了决心,带着妻儿重返大宋,前来看望水灵。
水灵为马林叔叔能够有今天的成就感到高兴,答应他定会重新为赵良嗣大人正名,给赵大人个公正的评价。
马林在返回大食之前,特地率全家北上,前往金朝的大名府,为虞允扫墓。
绍兴十年月,太子的大婚仪式在陪都温州城里正式举行,虞水灵被册立为皇太子妃。不少虞允父女的旧识,包括何广义夫妇等,都赶来京师临安参加虞水灵的婚礼。整个温州城里欢庆十日,为太子和虞水灵庆祝,甚至有百姓从百里之外赶来,参加庆典。
与太子结婚后的水灵对太子原先的两位侍妾十分宽和,从不以正妃的身份傲视她们,反而对她们多加照顾,也常要太子去她们那里,不要因为自己的原故疏远了她们。至于太子已有的子二女,水灵更是尽到了教养之责,尤其重视对长子赵适的教导,常常把他带在身边,以便将来赵适可能成为大宋君主的时候,能成为个好皇帝。
第节
越国王兀术回金之后,被进拜太傅,主掌金朝的军政。
送越国王兀术回大金上京的宋使洪皓,因不愿意向金主合剌行臣子之礼,被大金关了起来。之前大金因看不起宋朝的屈膝,常常扣押宋朝使节,甚至逼迫他们投靠大金。但此次越国王兀术是前来祝贺太子大婚,双方已经约定和平共处,扣押使节就过分了。
使节被扣的消息传到大宋,朝野愤怒,但天子仍然不愿意向金人抗议。结果,诸相的左相陈康伯当面批驳天子旨意,拒绝向金人屈膝,并行书大金要求还回洪皓。
绍兴十年七月,虞水灵生下太子第二个儿子,举国欢腾。这不仅仅是因为皇室又多了个后代,更主要的是他是定国公主所生,不少臣民直接把这个刚出生的婴儿,视作了大宋未来的太子。
两宫太后自然更是欢喜异常,天天守在太子宫,帮着照看虞水灵母子。
个月后,天子赵构下旨,赐刚刚满月的小孙子名为赵惇,同时册封为定国公,这又让人十分的意外。
因为按大宋的规据,般只有在皇子至少十岁之后,才有可能册封为“公”。天子此封,让人不得不想到,是不是天子也有立赵惇为未来大宋太子的想法。
绍兴十年到十二年之间,大宋境内并不是很安定,由于前面秦桧掌政之时,溜须拍马者升官,为国为民者都被迫害,导致士风日下,贪官污吏横行,冗官、冗军的问题也越发严重,国家的收入大多被消耗在了养人头上。税收加重,民变不断,朝廷用尽各种方法,方才将局势稳固下来。
在此期间,天子赵构以想要回位于河南的皇室陵寝地为由,坚持对金投降的政策。
大金主政的兀术认为大宋天子赵构根本没有恢复之志,认为让赵构称臣并不是很困难的事。于是他上奏金主,派左宣徽使刘筈出使大宋,赠给大宋天子赵构以皇帝冠冕、金宝、玉册,册封其为宋帝。
天子赵构认为金朝的册封等于是大金放弃再利用靖康天子来威胁他的帝位,心甘情愿作大金的藩臣。下旨以最高礼节接待金使,根本不以为耻。
虽然秦桧已经完蛋,但主和派的投降派官员仍然控制着朝廷大部分的权力,他们大都附和天子赵构的说法,认为称臣是虚的,不用太过在意。
消息传出后,大宋朝野哗然,当初宋金合谈,所约定的是双方君主以叔侄相称,并宋臣服于金的约定。天子这样做,等于把前面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