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临安城周边的百姓和军队已经知道了虞允出现并负责临安守卫的消息,士气高涨。在大家的心,虞允早已成为了南宋军民的偶像,也是大宋不败的象征,他的出现使得本已绝望的军民立时振奋,有了和金人决战的勇气和决心。
为保都城,虞允立刻下令对现有的军队进行整编。在整编,由于将领不足,允许士兵自行推选下级军官。同时,命由外围撤回的张杰、魏勇、孙义等将领,在镇江方向配合水师反击金兵,为临安的防务安排争取更多的时间。
此后,虞允派出命人前往各地求援,要求江北、江南各地组织援军救援临安,并以太子的名义承诺军功从优。最后,他又采取了些调整防务的措施,重新安排了临安外围各要点的军队布置,干脆放弃了外围的据点,将战略防御的重点退移至临安城,并加强了城墙上的防御设施。
虞允下令将临安城里的百姓按青壮男子、青壮妇女、老弱的顺序编成保甲,明确告知百姓:他将死守临安,就算金兵屠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留在城的军民只能与城池共存亡;如果不愿意死守的军民,可以在金兵围城之前离开。
结果,金兵围城前的个多月内,只有不到二十万百姓离城,大部分愿意留下死守临安。
当然,虞允也不会忘记,按当年在黄河边守卫时的方法,将有特别能力的人挑选出来,另行组队。武功高强者按当年的组织方法再次组成队伍,“江湖义勇队”又次出现临安城。
另外,虞允组织了临安城的两百多万百姓,开展了场声势浩大的挖地运动:把临安左近五、六十里的范围、大概有半米深的地面给挖的乱七糟,利用河川沼泽,修了很多纵横交错的深沟,百姓们叫这为“地下长城”。
按虞允的说法,反正宋军大部分是步兵和水师,走路、钻沟就可以了;而金兵却是以骑兵见长,马匹在这样的地面上行动将受到很大限制。把临安附近挖成这个样子,看金人的骑兵如何行动?!挖出的土正好用来修筑防御工事,顺便还可以翻翻地,第二年可以多打些粮食,举多得。
实在不行的时候,就用水把地面和深沟泡烂,冬天的临安附近不会太冷,水面只会结很薄的层冰。金兵大部分是北方人,在这样泥泞的地面上,薄冰也会造成麻烦,看他们怎么打仗!
杭州湾里也拉上了拦江铁索,航道里沉下了很多大船,还在沉船上绑上了许多水底龙王炮,以免金兵水师从海上进攻临安。
临安城在被定为京师之后,反省了汴京防守失败原因的大臣们,在临安的城池整修,注重了防御的设置。外城和内城的城墙都十分结实,而且高大、厚重。
战前,虞允将外城的百姓尽量移入内城,连皇宫、官衙、部分大臣府坻也腾出来让百姓居住。随后让民工在外城按照自己的设计拆除临近城墙的部分建筑,赶修多层城墙,把整个临安外城改成了个由同心圆城墙组成的多层防卫体系,并把拆除下来的砖瓦运进了内城,按他的设计在改建内城。
好在百姓们都知道,旦临安失守,他们都将面临死亡的威胁,也是在虞允的感召下,所以,对虞允的行动十分支持,不少住在外城的百姓不等民工动手,就自行拆掉了自家的房屋。而且不少百姓虽然不明白虞允的安排,但出于对他的信任,仍然按照他的要求按时完成了内城的改造。
而且,虞允从现在起就开始实行粮食管制,而且让百姓把能吃的东西尽量收集,连城外的现在还有的野菜和蕨根之类的也全部被腌成了咸菜,至于那些小动物之类的则更不用说。这里是江南,物产丰富,就这样,在金兵围城前的个多月里,军民们共收集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食物达五百六十多万斤,大大缓解了粮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