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雄这次还不是个人回来的,除了他本人之外,还跟着个身穿明黄袈裟的和尚,年约四十上下, 长得高额阔鼻宽口厚唇,颗光头圆滑锃亮,据说是港岛本地相当有名的某座寺院里的高僧,身后还跟着四个十二十岁左右、没有烫戒疤的小沙弥。
程雄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晚饭时间,连亲属带上佣人司机保镖等雇员,几乎所有人都在客厅里,屋子人坐地七零落的,三三两两扎堆凑到起说话。
他目光倦怠地在屋里扫视了圈,即使看到阮暮灯这样的生面孔,也没有多说什么,只疲惫地上楼换了身衣服又随便吃了些东西,然后重新来下,也没有和其他人怎么招呼,而是只将和尚行请到边,又将家里几个老成的佣人叫来,几人凑着头低声商量着晚上守夜的安排。
时间已是晚上七点十分,最后线日光已彻底被西面的地平线吞没,这儿是半山富人区,房子不多,建筑物彼此都不短的距离,除了这栋宅子的照明和外头主干道上的街灯,整块山林黑黢黢了,几乎看不到其他光源。
“阮、阮大师啊……”
因为白天阮暮灯那语焉不详的三言两语,程云海现在对着宅子已经有了十分的畏惧,这种惧意,在天黑之后简直是程几何级别的增长,简直到了让他如坐针毡,浑身哪哪都不舒坦的程度。
“您看,这房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啊……就,有没有办法给消解消解”
虽然阮暮灯已经十分坦诚地跟他强调过,自己不过是个刚刚入行,什么都只是“略懂”的菜鸟,见识本事都很有限,根本不是什么所谓的“高人”,但程云海依然坚持将他视为大师,仿佛救命稻草、保命护符般,连青年上个厕所也要借故跟着,步都不肯离开。
“唔,现在还不是很确定……”
阮暮灯敷衍地答了句,转头只盯着那几个和尚看。
见那几个和尚——尤其是年纪最大的那位,从进门开始就神如常,压根没有注意到这幢宅子的异常,就知道那所谓的“高僧”九成又是欺世盗名之辈,根本没有点儿修为可言。
“我到门口看看。”
阮暮灯说着站起身,朝着洞开的大门走去。
因着港城向十分相信鬼神风俗之说,在婚丧大事上自然相当讲究,尤其越是有钱的人家,在这些方面就越是讲究。
按照此地规矩,守夜这晚,家里大门是不能关上的,要彻夜洞开,好方便亡者“回家”。所以程家祖屋此时依照规矩,大门朝两侧大敞着,甚至连院墙大门都没关,只让两个保全负责看守。
阮暮灯今天原本只是陪着导演去参加告别式,根本没料到会碰到替人看宅院风水的麻烦事,自然不会随身带着罗盘,不过他仔细观察过太阳方位,要判断东南西北还是不难的。
程家主宅的大门是朝向西南开的,与院门几乎在同直线上,为了避免外来的浊气“冲撞”到屋里的住客,院子间修了个太湖石、流水与喷泉组合的景观池,某种意义上相当于“照壁”的作用。
其后又在水池两边以花木布置出左右对称的两个半弧区域,铺上褐黄的鹅卵石步道,俯瞰就像是个铜钱的样子,取活水聚财,生生不息之意。
这些布置在现在看来依然相当精妙,明显是当年设计房子的时候就经过高人指点的,是个旺家兴宅的格局。
可是此时,阮暮灯沿着步道路走到院墙大门外,慧眼之,看到的却是副相当惊人的景象——
围墙外头这会儿已经有稀稀拉拉的几条黑影聚拢而来,有些还有个模模糊糊的人形,有些只是稀薄得如同雾霭般半透明的灰黑烟气,仿佛趋光的飞蛾般,缓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