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娘举手,“我觉得盖房子比较好,知青们生活习惯跟我们都不一样,如果让他们住在我们家里,迟早会闹矛盾。”
“还有就是一些女知青住在我们家里,多少有些不便,容易出事。”
赵红娟瞥了一眼杨静怡,眼睛转一圈,肚子里憋着坏水。
扯着嗓子道:“咱们红旗大队的人都非常有素质,女知青能出什么事?你想太多了。”
难得聪明一回,“大队长,如果现在盖房子的话,花钱是一方面,时间来不及呀。
等房子盖好最起码要一个月,那时候至今早都来了,总不能让他们住进盖到一半的房子里。
我觉得还是住在大伙家里比较好。
这些知青们娇生惯养的,估计都不会做饭,让他们做饭,别难为他们了,我怕他们把房子给烧了。”
罗大娘知道一些知青的事,不愿让知青住在家里。
反驳她,“能出的事儿多了去了。”
别把人想的太好。
赵红娟抓住她的把柄,扯着嗓子让大伙都听见。
故意拉长声音嗷了一声,“原来咱们村的男人在你眼里非常没素质,能干出一些肮脏事!”
这话说的很有技巧,把村里的男人都得罪了一遍,直接让罗大娘成为众矢之的。
听到赵红娟的话,村里的小伙子、光棍还有婶子们眼里怒火焚烧。
愤愤的瞪着罗大娘,“你什么意思?”
在他们眼里知青来的非常好。
这些知青都是知识分子,大多数都是从大城市来的,条件差不到哪里去。
只要娶了知青,或者嫁给知青,就能成为城里人!
让知青住在家里,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可不能错过。
罗大娘被赵红娟摆了一道,气的跺脚,“赵红娟,你别曲解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知青们跟大伙住在一起,生活习惯和饮食上去有很大差异,多多少少会有些摩擦。”
“果然思想龌龊的人想什么都龌龊。”
“你才龌龊!”赵红娟不满的骂道。
两人旁若无人对骂。
李万喜揉了揉眉心,心烦,呵斥一声,“够了!”
闻言,赵红娟和罗大娘不满的撇了撇嘴,没再争吵。
让人继续提意见。
有个大爷道:“队里本来人多房子就少,有的七八个孩子睡一间屋,房子根本不够分。
又多了12个知青,往后估计还会有知青来,人这么多,住在大伙家里也不是个办法。
早晚都要盖房子,倒不如现在改。”
“……”
汇总大家的意见,李万喜又和会计商量了一下。
最终决定,盖个知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