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然而秀家依然在涛涛不绝的说道“我记得河川众都是领内的贫苦百姓充任的吧,让他们为我们开挖淤泥,整备河川是造福大家的事情,不能让他们白做啊。

这样吧,以后就以每坪10文的价格,向他们收购河床中的淤泥,对于开垦荒地的百姓以每坪150文出售给他们,对于原本就有土地,只是改良土壤用的,以每坪200文的价格出售给他们。”

河川众是一种统称,代指沿河而居没有固定土地的百姓。在农耕文明时期在,这些人是最低贱的存在,不被领主重视,时常被安排最辛苦的活计。

自从宇喜多家开始整备各地河川防止洪涝之后,他们基本被收编,相当于从宇喜多家拿工钱干活,不过付出的薪水仅仅够养活一家人罢了。

现如今秀家算是用另一种方式帮他们创收了,也算是想办法改善他们的生活。

宇喜多诠家听闻之后,忍不住赞扬道“殿下真是天下最善良的明君了,宇喜多家有殿下这样的主君是百姓的福分啊。”

这话说得秀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10文一坪收淤泥,然后转手150文卖出去,就算是犹大奸商都不敢这么干啊!这一转手就算15倍的利润啊!

秀家干咳了两声,为了良心安生一点,对着户川秀安轻声说道“河川众毕竟冒着风险清淤,10文太少了,提高到30文收购吧。”

当然在秀家在想办法提高本领亩产的同时,也在想办法限制家臣的知行数目。

根据原本实行的《四田法》宇喜多家家臣开垦的荒田只要上交5年的田赋就能划入家臣的知行中。

这个条件本是秀家为了刺激本领发展而设立的,可以遇见的是,在发现畜耕、改用铁梨工具,使用淤泥堆肥之后,开垦荒地绝对会比以往更加容易,这绝对会刺激起一大批家臣团掺和进去。

但是秀家的直辖面积是有限的,大部分都是开发已久的良田,如果荒地开发变得容易,宇喜多宗家和家臣之间的知行比必然会进一步被拉大。

秀家从始至终都在想方设法的增加中央集权,秀家的目标本就是控制本家一半的领国,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四田法》必须要被修改。

正好现在家臣们陷入垦荒困难却收益不高的短视之中,想要变更《四国法》还不困难,等到垦荒变得有利可图了,倒是再改的话,你看他们闹不闹。

遇到秀家对着宇喜多诠家说道“太宰记录一下吧,既然他们对于垦荒这么不上心,那就将《四田法》中关于家臣豪族垦荒的优待条件进行更改。

将‘新垦田亩上交5年赋税后归武士所有’的条款,变更为‘新垦田亩一律参照平民法令行事,不过是以3/7开的比例,给予确认算入知行内的授田,和应该上交主家的露田部分。对于武士家中代垦新地的农民给予钱粮补助的补偿,标准按照新垦领知行数1年半进行发放。’”

秀家这条法令,也算是给武士阶级留了道口子,如果真的按照新坑领全数上交来实行,哪有人愿意去垦荒。

现如今垦荒变得容易了,他们还能比平民多一成算入知行的授田之内,必然能比平民迸发出更多的热情。

同样的,在他们付出劳动之后,秀家收取新垦地的7成就是为了充实本家的直辖领地,这条政策只要贯彻10年,宇喜多家的直辖领和家臣领必然会在共同增长中实现平衡。

最重要的就是,秀家一直秉持着自己吃肉手下喝汤的原则,荒地新垦所带来的知行增加是实打实的,宇喜多家臣们也能从中受益。

宇喜多诠家和户川秀安是多么精明的人啊,特别是参与了今天的会议,他们已经知道今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