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剩下最后一次详细的资源探测了。艾力释放了剩余的小型无人飞行器,一些扩散至行星表面,一些通过空间折跃到达了位于该星域的各个力场节点。它们要做的就是开展定点扫描,以获取矿藏资源分布数据。艾力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了筛查分析,根据最终的资源分布结果,挑选矿藏利用率最高,且最齐全的几十种混合材料方案。最后,艾力选择了其中各项参数最佳的一种。
为了极大地提升资源收集效率和冶炼效率,艾力使用现有的小型飞行器,收集了一些常见的资源,利用基础设备制造了更多的专用资源采集机器人。经过14年夜以继日的努力,最初停泊的区域俨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大型的生产与制造基地。这期间,艾力不断地升级、研发,产生了更多的先进技术,升级制造了更多的优质设备。在基地附近的干净水源地,农场机器人还为艾坦生产了大量的新鲜食品;生物探测机器人考察了整个星域可触及的行星,建立了动植物名录;资源探测机器人,探明了星域蕴藏的大量矿藏并建立了分布数据。
时间一晃而过,又是65年过去了。制造这种混合材料的各类资源,经过长年累月的高效采掘、提炼、合成,现如今的制成品已经有相当可观的储备,其他普通材料更是数不胜数。行星上的基地已扩建了几十倍,空间折跃力场发生器合理地分布在各生产单元旁边,一片繁忙的景象。同样的,在星域中的各力场节点附近,也建造了许多大中型生产基地。期间,艾力指挥着空间建造机器人,在这颗行星的近地轨道建造了一艘小型船坞,方圆3公里左右。根据配套不同,船坞的各生产模块有序地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盘,圆盘的中心便是最后的装配车间。在圆盘的上下位置,各配置了一个中型空间折跃力场发生器,方便行星和其他各节点的资源运输船汇聚资源。
这种规模的船坞,可以建造一艘小型空间飞行器,只有艾力现有体积的二分之一,组装完成的球形飞船外径约900米,内径约360米。也就是说,外径与内径之间的部分大约有60%的空间。这部分空间几乎全部被混合材料占据,推进器和武器系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准确来讲,这60%的物质本身就是一个超级动能武器,只要冲击速度够快,撞毁类似狼猛族的星舰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如果速度再快一点,摧毁一颗行星也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