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屠城……固然有伤天和,但是这些时日猛攻安市城,太多的唐军丧亡,活下来的袍泽各个憋着一股怨气,都希望破城之后能够大肆屠杀,好生出一口恶气。
战局已定,李绩倒是不慌不忙。
瞅了一眼依旧负隅顽抗的帅府,想了想,道:“下令城南之军队将城门处的战线放开,准许城内之溃兵逃窜,毋须追赶,只需快速攻入城中占领全城……”
丘孝忠一愣,忙道:“这如何使得?如今东城已破,所有高句丽军队有如瓮中之鳖,插翅亦是难逃!岂能放他们逃出生天?这些人逃回平穰城,稍作整顿又会被送上战场,咱们还不是要拼死搏杀?”
李绩没好气道:“本帅话未说完!同时令斥候快马通报薛万彻、阿史那思摩部,守好打雀谷,待溃兵逃亡至此,予以截杀,一个也不许逃回平穰城!”
丘孝忠这才反应过来,一拍大腿,赞道:“原来是‘围三缺一’,妙计啊!末将这就去传令。”
风风火火的带着亲兵走远。
李绩好笑的摇摇头,大唐名将辈出,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统帅却不多,除去朝堂上这些曾跟随李二陛下立下无数战功的老一辈,余者也就水师都督苏定方看的入眼。
尚在西域的薛仁贵,以及曾担任华亭镇长史的裴行俭也算是有天赋。但是天赋想要兑现为能力,却还要诸多磨练才行……
眼下既然大局已定,那就没必要将高句丽军队围拢起来一一歼灭,“困兽犹斗”,明知必死而爆发出来的战斗力甚为惊人,固然不可能逆转败局,但是唐军因此大受损失却是不必。
知道可以从城南逃出包围,敌人就没有必死之志。心中存有一丝生还之希望,就不会拼一个玉石俱焚。
有畏惧就会有顾虑,即便敌人数量再多一倍,亦是无足道哉。
程名振看着僵持部下的帅府,蹙眉道:“乙支文德乃是高句丽名将,今年已经年逾花甲,若是能够将其生擒,必定折损高句丽之士气。只是这般围而不攻,不知要拖延至何时。”
唐军目前唯一的顾虑,就是推进太慢。在安市城拖延日久,严重影响了既定之战略,且如今关中形势有变,务必尽快覆亡高句丽,一边挥师救援。
所以唐军上上下下都秉持一个“快”字,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敢拖沓。
李绩倒是不以为然,随意到:“前隋征伐高句丽,乙支文德曾经大败隋军,不过也仅此而已。如今其人老迈,在高句丽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