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彻忍不住说道:“史记中记载的就一定是对的吗?司马迁这段话说的像是他自己亲眼所见一样,但在我看来不过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而已。”
阎本德怒道:“我说了句曹贼你就翻脸,那你凭什么对太史公不敬?”
姚彻赶紧解释:“小人绝无不敬之意,只是老先生这话实在是太自相矛盾了。”
阎本德胡子都吹起来了:“来来来,你倒是说说太史公如何自相矛盾了?如果说不出个所以然,今天我绕不了你!”
姚彻说道:“按照太史公的说法,连同所有没有子女的妃嫔、参与的工匠等所有知道不知道秘密的人全部都处死了。原文最后说的很清楚,无复出者。既然是这样,太史公从何得知下面的布置?”
阎本德一时语塞。
姚彻继续说道:“就算这是个疑冢,按照这个规模来看,就算和真正的墓地里面的机括不尽相同,但也不至于不安装机关。可是咱们这一路走来,并没有任何伤人的机关。还有,这里这么多的兵马俑也不好解释。既然有了这种俑,那真墓中绝对少不了。太史公真的如此了解,为何对这个一字未提?相反却是野史传说中提到秦始皇将一支部队制成人俑?”
阎本德没法和姚彻争辩,只能强挺着说道:“你的意思是说那些野史村言比史记还可信?”
姚彻答道:“小人不是这个意思。”
阎本德忿忿地说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姚彻微微一叹:“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从整体上来看,史记当然是最可信的。但这不代表里面的所有内容都是正确的。兴许某一本野史里记的所有的都是荒谬的,但偏偏有一件事情是真的呢?”
阎本德冷哼道:“然后就这么巧,被我们现在给碰上了?”
姚彻说道:“我是这么想的。”
说完开始解释起来。
和正儿八经的史书相比,那些野史轶事基本上都是道听途说,没有什么准确的根据。
但不能否认的是,有时候往往这种流言蜚语,才是事实的真相。
比如宫廷之中的很多隐秘之事,帝后一定会尽力封杀,朝廷的史官根本就不敢记。
退一万步说,即便有不怕死的史官,坚决如实记录下来,皇帝也不可能让那部分内容流传下来。
所以有些时候有些事因为某种原因被泄露了,然后口口相传,最后被一些无聊的文人记录下来流传于后世。
就拿这件事来说,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秦始皇陵的秘密,完全被他本人和秦二世封杀,这点应该不用怀疑。
但是有一点却很难做到绝对保密,那就是眼前的这些兵马俑。
无论是用人活殉封上陶泥还是这本身就是泥胚烧制,做出这么大规模的兵马俑,所需要的工匠、场地等都非常庞大。而且这么多的兵马俑制作出来,绝对需要一段时间。就算秦始皇把相关人员灭口,但肯定也有逃出去的。
这些逃出去的人,把这段经历说了之后,聪明的人很容易想到这是给秦始皇做殉葬的。
阎本德尽管心中不爽,但听姚彻这么一路分析下来,也不得不承认这话很有道理。
李淳丰说道:“我的想法和姚彻基本相同。这中间还有一点,如果这里真是疑冢的话,那么只需要象征性地方一点就可以了,何必搞这么大的场面?”
秦晓鸾问道:“可是这里除了这些兵马俑,确实没有别的了。如果墓地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