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学堂占地宽广,花园草坪操场,环境清幽,人文气息浓厚,在这里,人的心情都不由得放松了下来。
“老夏,这学堂建的好啊!环境不错,能让孩子们放松心情,无忧无虑的学习。”太上皇点头称赞。
“是不错,这个村子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您慢慢就会感受到的!”
夏老先生赞同的说着,看着走进学堂的孩子们,又说:“孩子们来上课了,您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走吧!我也去看看!”
太上皇率先往教室走去。
中午下课后,孩子们背着书袋一哄而散。
老先生就准备带着太上皇去陆家吃饭,他已经习惯了每天去陆家吃饭。
以前还是陆老大每天来请,后来老先生就说自己过去吃,于是,陆家每天都会准备好他和老大夫的饭,等他们到了后一起开饭。
“老夏,你这是要去哪里?”
太上皇见老先生一副要出门的架势,就问。
“走吧!您也和我一起去,我这是要去陆家吃饭,”老先生说。
“吃饭?为何不在这里吃,还要去陆家吃饭?”
太上皇疑惑的问,他早晨就是和老大夫在陆家吃了早饭,看学堂里老先生的住处一应俱全,也有仆从侍候,却要去陆家吃饭,就有些好奇。
“您有没有觉得陆家的饭比较好吃?”老先生问他。
“是好吃,好吃也不能跑去别人家吃饭啊?”太上皇不以为意。
“不单是饭菜好吃,在陆家吃饭热闹,走吧,要不一会儿陆家就让人来请了。”老先生又说。
“说的也有道理,农家吃饭到底没有那么多讲究!”
几个人走出了学堂,太上皇点头表示赞同,想他过去多少年都是一个人吃饭,面对再美味的佳肴也有些索然无味。
说话间,就来到了陆家,陆家人刚从地里干活回来,正在井台边洗手,见几人进来,忙打招呼,陆老爷子把人请进了屋里,坐下后先上了茶,秦氏婆媳正在灶间做饭。
很快,秦氏婆媳就把饭菜端了上来。
做的是手擀面,用五花肉做的炸酱,又酱了牛肉和肘子,切成大片拼了盘,用小碗配了蘸料,还炒了青椒肉丝,酸辣土豆丝,美味又简单。
大家互相谦让着吃过午饭,又聊了一会儿,太上皇说要出去逛逛。
陆老爷子套了牛车,车上铺了草垫子,拉着几人出去溜达。
先去了村北的鱼塘,一路上都是去田里干活的人。
麦苗已经出地二寸高了,已经到了要种套种玉米和黄豆的时间,稻田里的水也放了,有些人准备要插秧苗了。
太上皇下车来到地边,看到村民们正在往地里点玉米。
干活的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手腕粗的木棍。
上面按了把手,下面削尖,根据下种的深度在削尖的一头钉上一个小木块,一手向下压木棍,上面的木块刚好到地面上,然后拔出来,一手把玉米扔进小坑,再用脚踩一下,埋严实了,等着发芽就行。
太上皇看着这样的种田方法,觉得非常惊奇。
在他的认知里,种田不是用耕牛犁地,就是用锄头刨地,还有用一根棍子就能种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