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nfo

建永二十三年九月,秋渐凉。

还剩半个多月的哭灵时间,许多后妃与太妃们已经撑不住了。太妃中生了儿子的,自然有盼头,而只生了永明公主的沈太嫔最近总在廖氏跟前露脸。

沈太嫔宫女出身,生了六公主永明也不过封了贵人,还是建永皇帝殡天,才得了个太嫔的位子,已经搬到了寿安宫和一群无子的太妃太嫔们一起。

六公主不过十二岁,离下降至少还有两年,沈太嫔的出身,娘家自然没什么姻亲,所以六公主的婚事还是要靠廖氏这个未来的皇后。

先是徐氏病了,哭灵时都在仁智殿暖阁歇着。渐渐的,廖氏也撑不住了,但她是未来的皇后,后宫诸事都要经过她手,还好有杭嬷嬷帮衬着,才应付了过来。

这也就是变相的把文锦绣的权利收回了手里。

周承寅没说什么,文锦绣也没说什么。

周承寅觉得这种破事本来就该廖氏管,文锦绣觉得这些烂摊子终于甩出去了。

杭嬷嬷开始怀念从前那个文姨娘了。

廖氏对于后宫的事了解不多,一下子接手这么大的摊子,自然还要翻以前的旧例,以免出丑惹人笑话,这个时候,沈太嫔来了。

沈太嫔不过比廖氏大个几岁,却在宫里浸淫十几年,虽然位份不高,但是底层的事门儿清。加上她放得下身段,或者说她本来就没什么身段,给廖氏端茶递水,做的十分顺手。

沈太嫔做着下人的活计,却拿着长辈关心晚辈的架子,也没人敢嚼舌根子,更没让廖氏难做,还在处理宫务上帮了廖氏几个小忙。

廖氏自然顺水推舟的受了。

于是一群等着看廖氏和文锦绣二人斗得死去活来,或者等着看二人笑话的,完全是等错了场子。

后宫局势有变。

徐氏依然站在文锦绣一边,和廖氏保持距离,既不友好,也不敌对。而彭氏认为方氏出身不错,又怀了身孕,加上是廖氏的表妹,正二品妃位是跑不了的,更甚者,正一品四妃也有可能,自然继续跟着方华柳走。

马氏和江氏被人忽略了。

至于陈氏?呵,她自觉生了长公主,大周后宫不拘出身,除了没有宫女为后的例子,宫女做到贵妃的都有。陈氏自认资历老,又有公主,只不比廖氏徐氏了。

方氏都要排在她身后。

某种方面来说,陈氏猜对了。

方氏的的确确在她身后。

建永二十三年九月十三,建永皇帝与温惠皇后刘氏合葬乾陵。

九月十四,顺王登基,改年号为文兴,册王妃廖氏为皇后,长子周载澄为太子。

追封钟皇后为恪靖皇后,葬妃陵。

钟氏荣华半生,最终不过落了这么个下场。

文锦绣和一群女人跪在坤宁宫殿前,听由杭嬷嬷宣读圣旨。

封徐氏、文氏为妃,陈氏、方氏为昭仪,彭氏、马氏为嫔,江氏为婕妤。

徐氏和文锦绣跪在最前头,陈氏二人随后,接着是彭氏、马氏二人,江氏跪在最后。

徐氏领着一群人向着坤宁宫的方向三叩首,高呼:“臣妾/嫔妾谢主隆恩!”

廖氏在芯月的搀扶下下了皇后宝座,走到殿门口,看着俯首自己身前的一群女人,淡淡道:“都起来罢,随本宫去迎皇上。”

众人谢恩起身,低头等廖氏走在前头,徐氏拉着文锦绣跟了上去,陈氏二人跟在徐氏和文锦绣身后。

廖氏走得特别慢,她身子弱,哭灵时就染了风寒,只得强撑着,如今登基大典,她穿着大红色的翟服,带着凤冠,象征身份的衣着让她心中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