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是商人,实在是个不受待见的行当。当权者觉得商人赚取差价不事生产碍了小农人家的路子;农民觉得商人虽然地位不如自己,但日子过得比自己好多了。一件事,你排场大了要说你满身铜臭,排场小了要说你小家子气,排场合理得体还要说你装清贵…简直打哪哪不是人…
文锦绣笑着应承:“这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都是兄妹,笙姐儿可是我侄女!当时候一定帮你们办的漂漂亮亮,不让人家小瞧了我们笙姐儿!”说的文锦绍也期待起来,打起精神道:“我去外院问问爹请那些人家,你也去娘那里吧!”
兄妹两就这样分开。文锦绣去了芳正院,李氏正在用早膳。文锦绣看着炕桌上的白粥并几样小菜,忍不住上了桌,吩咐丫鬟道:“让厨房给我加个什锦豆腐捞!”
丫鬟却看向李氏,李氏却已经用完早膳,停下筷子拿了帕子擦了嘴,皱眉道:“你不是用过早膳了吗?也不怕积食!”却还是吩咐丫鬟道:“给二小姐上些鸡蛋果子,再来些酥饼和茯苓糕,一碗羊奶。”
丫鬟应诺,打了帘子出去。李氏才转过身来看着嘟着嘴的文锦绣问:“你去看过你二嫂了?”
文锦绣老实答道:“是,笙姐儿真听话,也不哭闹。二哥说请三十五桌,五十两银子的席面…”
丫鬟进来上了碟子,黄澄澄的鸡蛋果子盛在甜白瓷红鲤戏莲的碟子里,大红描金忍冬花的夹子里齐齐的码着黄灿灿酥饼和雪白的茯苓糕,看着十分诱人。
文锦绣看着玻璃杯子里添了蜂蜜的羊奶,一点腥味儿都没有,反而散发着甜腻的香味,满意的笑了起来。拿了签子叉了碟子里的鸡蛋果子送进嘴里,商量着李氏:“不如我们用粉色十样锦的缎子做桌围,拿西洋来的的那一套玫瑰刻花玻璃花瓶,插了鸢尾摆在桌上如何?洗三礼的盆子咱们不用金盆,拿西洋的天马浮雕锡盆…”
建永帝也就是先帝,在位时期提高了商人地位。所以商人虽然可以穿绢戴绸,罗、锻、纱却是不能穿的,文锦绣一直引为憾事。那粉色十样锦锻不仅是文家不能穿的,更是贡品,是文家做皇商时建永帝赏的,一般的公侯人家都没有,拿来做桌围,可是奢侈了。
更何况一套玫瑰刻花玻璃花瓶,光滑透亮的玻璃上刻了一丛丛的玫瑰,烧的极好,不仅没有一丝气泡,而且上头的玫瑰栩栩如生,在西洋都是贵族才能用的上的。整个大周国,除了文家,也就只有文家进贡的皇室有了,不是一般的稀罕。
文锦绣来了兴趣,也吃得差不多了,放下签子等李氏拿决定。这些个东西在现代可是不值钱的,但在不能生产玻璃的大周,拿出来是极有面子的事。李氏看她热心,也十分欣慰。道:“就按你说的办。我把对牌给你,你自己去倒腾,也为你哥哥嫂嫂尽一份心。”
接着丫鬟撤了炕桌,文锦绣跟着李氏去了花厅。看完账册,吩咐完丫鬟婆子的洗三事宜,用午膳的时候,文锦绍带着宴客名单来了李氏这里。
“穗娘如何了?”李氏关心的问。
“早已醒了,吃了碗鸡丝粥,精神头不错。我和穗娘商量着定下了洗三的名单,过来拿给娘。”说着把一张大红烫金的单子递给李氏,坐在了文锦绣身边的锦杌子上。
李氏放下心来,接过单子边看边说:“那就好,让她放宽心,坐月子是大事!”
文锦绣就和文锦绍在一边嘀嘀咕咕:“…用十样锦锻….玻璃花瓶….怎么样?”说着洗三礼的布置“把二嫂的娘家人都请过来…亮瞎他们的眼!”抿嘴得意的笑起来。文锦绍面露感激,知道她是给罗氏撑场子,却又有些迟疑,道:“会不会太夸张了…?”
“有什么夸张的?二嫂不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