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畅文是原静妃郑初静的亲大哥,此人在朝中一直为人安分。郑初静刚进宫时这个做大哥是处处关照,而且谁都知道从小郑畅文就对这个妹妹疼爱有加。不过不知道是何原因,在郑初静开始为自己的皇儿谋划之时,郑畅文竟然不做任何反应,直到郑初静和齐寒玉被赐死,郑畅文都没有过问一下,更不用说想要救他们了。
“太后的西宁宫自是这后宫中最为华丽贵气的。”只用了四个字便把西宁宫赞叹到了点上,话丽贵气一向是淑德太后的手法。微微一顿,郑畅文面色依旧沉静如水,“臣今日来是想让太后承诺当年之事。”
这三年时间说他薄情寡义的人不在少数,就算是静妃罪大恶极,他这个当大哥的也应该帮一帮。郑畅文却从来都不在乎这些说法,他自从知道郑初静的各种手段,也早猜到了她会落得那样的下场,所以提早让自己抽出静妃给自己埋下的坑子,以保全郑家所有人的平安。别人说什么,他都只是淡淡一笑。
淑德太后对郑畅文也是不大看得懂,不过面上还是露出善笑:“三年时间真是过得匆匆如流水,女人最熬不过的就是这抓不住的岁月。晴宛,如今也长成了二十出头的大姑娘了,哀家自然也不能失言。”朝着采文摆摆手,“去把郑姑娘带来。”
“臣多谢太后成全。臣感激不尽。”按说无子嗣的妃子应当是全部陪葬的,郑畅文当初特意找到淑德太后,做了一桩买卖,他把静妃的各种罪证交出来,事成之后淑德太后保下郑晴宛的性命。
淑德太后有些疲倦的靠到软榻上,“郑大人何不把郑晴宛留在宫中。做一名妃子。郑大人也好跟着飞黄腾达,难道你就只满足于正四品的中书侍郎?”
郑畅文缓缓摇着头,“皇上纳曾和离过的秦衾已惹得前朝后宫议论纷纷。要皇上在纳的一名先皇的妃子,怕是更要惹得众人大怒了。况,莞儿她在宫外有意中人,那人等了她四年,臣怎么好辜负这样痴情之人。”
与周围的一些宫女一样,淑德太后也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这世间竟然还有这般痴情之人,惊讶之时就听采文带着郑晴宛盈盈走来,这三年来郑晴宛被安排在西宁宫的佛堂内,与之当年除了眉目之间多了几分淡然以外,其他的皆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臣女参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郑晴宛恭敬行礼。
“嗯,这姑娘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声音甜甜的。听着极为舒服。听你爹爹说你有了心上人,这样的男子可真是令人欣慕呢。”随即语气一转,淑德太后眯眯眼朝着郑晴宛打量了一番,“既如此,你们赶紧出宫吧。别让有心人瞧见。此事到此为止,哀家要是听到什么传言,可不晓得会做出什么事来。还有,郑大人明日有时间过来陪哀家坐坐。”
郑畅文匆忙起身,“臣和臣女便告退了。”于是就带着郑晴宛出了西宁宫,因为郑晴宛的特殊身份,淑德太后特意下旨赐桥一顶,宫人只当做是哪家不忍抛头露面小姐,桥子一路出了宫门,郑晴宛换上了郑府的马车。马车渐渐行驶。
此时正好出宫门的齐寒城目光锋锐一扫,刚才他看见一个女子从这辆马车移步到郑府马车内,虽只是背影但是觉得极为熟悉,旁边随行的长公主倒是没有注意到,扭头见他拧着眉头,便问道:“六皇弟,想到什么事了?”
“哦,没什么。只是看见了一个不应该出现的人。”没有确认之前,齐寒城还是觉得不说为好。又想起什么,他向长公主随意问道,“先皇驾崩之时,是谁负责后宫女子的陪葬事宜?”
长公主不屑的撇撇嘴,“当然是淑德太后掌管的。好了,今日在母后这里呆的时间太长了。我该早些回去了。”自己提着繁杂的裙摆,由婢女扶着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