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的武器也不那么关心,否则明末时几场大的战役中火器可充分显现其威力,说不定还能改写历史。

在元末战争中,朱元璋的部队已经广泛使用火铳,第一个献迅雷铳给他的焦玉,被封为大将军。其时距离宋亡不足百年。书中所写的火枪,在点火方式和防水效果上,尚不及火绳枪。本来打算后期让文部在实战中改进,看来,大多数读者还是以为进步太快了。

看几个明代火铳:

鸟铳:单兵火绳枪,明军在俘获的日本铁炮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用熟铁打造枪管,重约5―6斤,与火铳比增加准星照门,用扳机夹钳火绳点火,安了弯型枪托,枪管细长,口径比在50―70倍之间。火门有盖,使用龙头类火绳发火机,一根火绳可多次击发不灭。鸟铳口径在0.9~1.3厘米之间,射程可达300米左右。枪全长112厘米-150

厘米,和明代中叶以前的各种火铳火门枪相比,具有身管长、口径小、重量轻、

便于步、骑兵使用的特点。明代后期,鸟枪已经是明军的主要装备。每名鸟枪手配备

火药罐2个,一个装发射药,-个装引火药,携带铅弹300发。

噜密铳:单兵火绳枪,在噜密国(土耳其)贡入的鸟枪基础上创制。铳全长5―7尺,重6―8斤,管长4尺5寸,前安准星,后设照门,桑木或柳木制铳床。枪托尾部有钢刃,敌人逼近时,即倒转来作斩马刀用。这铳射程远,威力大,在结构上也优于鸟嘴铳。《武备志》说:“鸟铣:唯噜密铳最远最毒”。

三眼铳:3管单兵手铳,由3支单铳绕柄平行箍合而成,成品字型,各有突起外缘,共用一个尾部,单铳口径15毫米,全长350―450毫米,都有药室和火门,可连射。射后可当锤击敌。

自生火铳:南京户部右侍郎毕懋康发明的一种撞击式燧发枪,构造和性能与线膛鸟铳无大差异,主要是改进了发火装置,将火绳点火法,改进为燧石发火。击锤上夹燧石,扣板机龙头下压,因弹簧的作用与燧石磨擦发火。这样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造成的困难,而且不须用手按龙头,射击精度更为准确,并在各种情况下,随时都可发射。

如果一个拥有了近代军工思维的人回到宋末,我想,他第一步想做的事情,就是制造火枪。毕竟盖世武功这些东西,他未必学得会,也未必有那个机缘。而火枪,却是经过历史证明的,克制游牧民族的利器。黑火药的军用配比只有一个,制管技术,在清末已经成熟。至于引火方式,雷汞是用来击发近代安全火药的。而黑火药用了数百年,用的通常是火绳和燧石引发,无他,没有弹壳,并且沾火能着,用不到那么复杂。最新网址:nfo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