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您现已荣任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副会长,又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和自治区侨联的常委,你还打算为国家做些什么贡献?”

这位记者话出口顿时觉得有些唐突,感到问得不太得体,他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分不安。

张曼新思索有顷,开口便答:“我打算今明两年内为祖国兴建一所希望小学。”

“兴建一所希望小学?那得需要几十万元人民币吧?”这位记者不禁惊讶地问。

“大概需要三十万。”张曼新答。

“三十万!”这位记者脸上的惊讶之态继续在扩散。

因为,他知道,张曼新虽然是著名的爱国侨领,但他却称不上亿万富翁。几年来,他放弃能大把赚钱的生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华联会”的工作中,不但在“华联会”中分文不拿,而且每年还要为“华联会”开展的各种活动付出数目可观的费用以及支付办《欧洲之声》报的费用。不仅如此,他在每年以“华联会”的名义发动的向匈牙利残疾人和中国的“希望工程”等方面的募捐款中以及对国内灾区的捐款中,他都为人表率地带头捐献。仅对安徽和浙江温州等地区的水灾,他就捐助六千美元,加上每年大量接待工作的开支,方方面面,里里外外,每年耗费的资金,都在五六万美元以上。他只花不挣,钱从哪里来呢?

多亏了他的家族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

而今,他张口又要兴建一所希望小学,莫不是心血来潮,说说而已吧,能做得到么?

“放心,面包会有,奶油也会有的。”张曼新见记者的表情挂着几分狐疑,幽默地说。

之后,便出现了本章开头《三十万捧出侨领爱国心》所描述的那样,张曼新将筹集的三十万元人民币,如期交给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一九九七年七月十五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光英题写校名的“曼新希望小学”,在宁夏泾源县芦草洼吊庄七村竣工。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现任自治区**的马启智担任“曼新希望小学”的名誉校长。

这所建筑面积五百多平方米、可容纳六百多名学龄儿童入学的“曼新希望小学”校址,原先是一片荒滩,芦草萋萋,沙坑遍布。而如今,高高的红砖围墙里,六幢崭新的教室内,一排排课桌,一张张甜蜜的笑脸,不时传出书声朗朗。

前不久,笔者曾随同张曼新驱车来到距银川市二十里以外的“曼新希望小学”。交谈中,张曼新说,希望小学竣工那天,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启智、自治区政协以及自治区侨务等部门和当地县、镇、村的负责人都来了,揭幕式隆重而热烈。马启智除代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张曼新的爱国行动表示感谢之外,还希望有关部门要管好用好这所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将这所学校建成希望小学中的样板。

张曼新说,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们,倍感祖国无与伦比的重要和弥足珍贵的分量,因而才更爱国。祖国,是海外游子的根。祖国强大了,海外游子才腰杆挺得直,步子迈得稳。而祖国要振兴,要强盛,教育是本。兴学育才,是千秋伟业!所以,他才甘愿卖掉房产和利用家族的力量兴建希望小学。

这是他源于对祖国的爱,也是他源于对宁夏这片哺育过自己的故土的眷恋。

当笔者站在“曼新希望小学”的操场上,头上是明媚的阳光,脚下是金灿灿的黄土地,面前是身背书包的学童,由衷地感到,善行和爱心,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人类永恒的美德。

人是爱的产物,而爱则是人类的出路。这片昔日的荒滩,今日里却播撤着爱的种子,托举着冉冉升起的太阳。

张曼新说:“我希望从‘曼新希望小学’中造-->>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