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意识地注视着张曼新神态的蔡志光突然来了个直瞄直射:“张经理,听说您想出国发展?”
“是。”张曼新爽快地答。
“想到哪些国家?”
“还没有具体目标。”
“到我们菲律宾怎么样?”
“好呀。”
“如果张经理相信我,去菲律宾的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蔡志光来了个大包大揽。
“谢谢。”张曼新接着直言不讳地问,“蔡先生,恕我冒昧地问一句,要办好菲律宾的居留需要多少钱?”
“好说啦,刚才介绍你来我这里的朋友,既是你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我们彼此朋友的朋友自然也是朋友啦。”蔡志光的话像他的广东普通话一样绕嘴,显然有卖弄语法的成分。
张曼新深知商界的“规矩”。于是便说:“蔡先生初次到银川,一定还没有抽出时间来游览银川的名胜古迹。上午我陪着您转转,中午略备薄酒,一来为蔡先生接风洗尘,二来也算尽地主之谊。”张曼新说着站起身来,微微一躬身,随之做了个“请”的手势。
“不好意思啦。”蔡志光一面说着“不好意思啦”,一面却没有不好意思地走出客房。
张曼新叫了辆出租车,并告诉司机驾车沿解放西街、银新南路、满城南街至新城东路、西夏东路、怀远西路、怀远东路,复又经西夏东路拐向银新北路飞行,显然他是想让蔡志光饱览一番银川的市容。
嗣后,出租车在享誉中外的海宝塔近处停下。
“哇——”蔡志光开门下车,反头仰望着高耸入云的巍峨宝塔,惊异得不禁大叫一声。
这座气势非凡的海宝塔,俗称北塔,相传为公元五世纪前建造,塔身为砖砌楼阁式建筑,通体高五十多米,连同塔座为十一层,九层以上未开券门。塔的每个平面呈方形,每边正中设券门,并微微向外凸出。整个塔体线条疏朗,觚棱秀削,高势孤危,矗立云霄,在我国数千宝塔中独树一帜。塔体内置有木梯可以攀援至第九层,登高眺望,莽莽贺兰山,滔滔黄河水,浩浩大漠,白云似的羊群,尽收眼底。
“蔡先生,有没有雅兴登塔一观?”张曼新想尽量满足蔡志光的兴致。
蔡志光抬腕看表:“时间不早了,下午我又约了朋友谈事情,来日方长,以后有时间再来玩一次啦。张经理,您说呢?”
“好呀,只要蔡先生能够尽兴。”张曼新将蔡志光让进出租车,自己坐在司机旁的座位上,“砰”地一关车门,“去阿拉善饭店!”
这一顿午餐,一色儿的宁夏风味。其美味佳肴,可谓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山上爬的,几乎倾其所有,丰盛有加。
蔡志光一连打着饱嗝,拿起餐巾一擦油光光的嘴巴,醉眼惺忪地向张曼新一伸脑门,极其诡秘地压低嗓音:“张经理,我给你开个最低价,从给你发邀请到办下的菲律宾的长期居留,总共收你五万港币。这个数,我敢说,只是‘蛇头’价码的二分之一。怎么样,张经理,我姓蔡的不是狮子大开口吧?”
“行!”张曼新立刻表示同意。因为他事先对出国的行情有所了解,蔡志光要的价码的确不高。
“不过——”蔡志光卖关子似的拉个长腔,表示亲昵地一拍张曼新的肩胛,“老兄,咱们既然成了朋友,就直话直说,等我给你发了邀请,你先付给我二万二千港币,剩下的部分等到了菲律宾我给你办下长期居留,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怎么样?这样你就可以放心啦!”
“好呀!”张曼新的回答声音嘹亮,显然他认为蔡志光的确“够朋友”。
“蔡先生,不知以什么名义给我邀请?”张曼新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