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也围了一个小院墙,不过没有许家的高大坚固,只是用木桩围了一道篱笆墙。宋芸娘几日没来,便看到了这样的变化,不觉在心中惊叹萧靖北的无穷精力。他前些日子天天帮自己家收稻,又要忙着打柴,不知是用怎样的时间和精力建起了篱笆墙。
走进篱笆墙,只见院中推放着一大堆的木柴,萧靖北站在一旁,正轮着斧头劈柴,似乎要将他离开之后家里所需的柴全部准备好。他身上的衣衫已然汗透,紧紧贴在身上,显出坚实的胸膛和有力的臂膀。阳光照在他的脸上和身上,为他的皮肤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他全身热腾腾的,似乎正蒸发着丝丝热气。
萧靖北看到宋芸娘他们,微微一怔,忙放下斧头,大步流星地向他们走来,宋芸娘只觉得眼前的男人如此强健,似乎充满了力量,她不小心扫到萧靖北近乎坦露的小麦色的胸膛,忙低下头,脸色绯红。
萧靖北看到宋芸娘的表情,有些纳闷,想了想恍然大悟,也面露尴尬之色。他忙对柳大夫行礼,迎他们进里屋,自己则回房换衣衫。
李氏的面色已经好了很多,脸颊有了正常的红润,眼睛也清亮有神。她优雅地伸出手腕,让柳大夫诊脉,目光则静静地注视着宋芸娘,脸上带着满意的、和蔼的笑容。
柳大夫收回了手,顺势轻轻捋了捋胡子,面露轻松满意之色,“李夫人的脉象稳定,病情好转了很多啊!近两日是不是没有怎么咳嗽,气喘也好了很多?”
李氏轻轻笑道:“多亏了柳大夫呢,我最近精神也觉得好了很多,连饭量都大一些呢!”她又看向芸娘,“说起来,宋娘子和柳大夫真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们初到张家堡,人生地不熟,要不是你们出手相助,还不知会怎样呢?还有靖娴和钰哥儿,也要麻烦宋娘子照顾,真是有劳宋娘子了。”说罢,她撑起身子,要给宋芸娘行礼。
宋芸娘忙扶住李氏,嘴里连声说“使不得,使不得。”李氏又问:“不知钰哥儿和靖娴二人在您家如何?靖娴这个孩子也是,这么多天都不回来看看……”
芸娘微怔,她略一思量,忙说:“他们二人都挺好的,只是靖娴现在可是忙得很呢,我家隔壁的张婶婶很是喜欢她,经常喊她过去说说话,教她织布纺纱什么的。今天靖娴脱不开身,临行前特意嘱托我问您好呢。至于钰哥儿,他昨晚玩得累了,我们走的时候他还在睡着,所以没有叫醒他,下次来的时候我一定带他们一起回来。”说罢,冲柳大夫和荀哥儿使使眼色,他二人也会意地点头不语。
李氏闻言自是半信半疑,她叹了口气,“靖娴这孩子任性,给宋娘子添麻烦了。钰哥儿更是磨人,我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啊。”她又对一旁站着的萧靖北说:“四郎,你带柳大夫和荀哥儿去隔壁正屋里坐坐,我和宋娘子说几句体己话。”
房里便只剩下了李氏和宋芸娘二人。房间矮□□仄,光线昏暗,李氏沉默地靠在床上,似在深思,越发显得气氛诡异。芸娘有些不自在地调整了下坐姿,疑惑地看着李氏。
“宋娘子,我看你和我家靖娴差不多年岁吧,都是鲜花般的模样啊。”李氏突然开口道。
芸娘一愣,忙说:“李夫人,我可是比靖娴大了四五岁呢。”
李氏也一怔,“哦,真看不出来,还是像个娇娇俏俏的小姑娘呢,也不知哪家男儿有福气可以娶到你,又贤惠又能干。”
芸娘面色一红,低下头小声道:“李夫人,您别取笑我了。”
李氏温和地说:“叫什么李夫人啊,那么外道,就叫李婶婶吧。再说,我这落魄之人,还是什么夫人啊。”
芸娘忙笑着点头。李氏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