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嫂一路上很不开心,这是她第一次介绍对象来出现偏差,她是一个个性十分要强之人,既然赵金苹对自己的婚姻大事并不上心,估计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小,或许赵金苹已经同春梅说过什么话了,自己女儿现在说话也没有像以前那么中气十足。这样一思考,水镜嫂也就对这两个人的成功与否表示了怀疑。
话又说回来,水镜嫂对赵金苹的性格捉摸得还是比较通透的。可以说,赵金苹姐妹从小到大,她一直都死死盯着,她觉得赵潇亭家里这几个女孩子都是她碗里的菜一样,她想怎么吃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赵潇亭虽然也有点主见,但对自己的女儿并不上心。赵潇亭老婆确实是个缺少主意的一个人,除了善良,其他都是缺点。但有时候善良还是个最大的缺点,有时候善良就是软弱的代名词,这是这家两个主人的致命伤。水镜嫂一直没有对赵潇亭的女儿动过心思,一个是因为赵潇亭大女儿的事对赵家影响很大,村子的人对这样家庭的女孩子有影阴,总觉得老大起了个坏头,如果下面的妹妹有样学样岂不很闹心;最主要的是,赵潇亭大女儿嫁人时,其他的三个妹妹年龄都还小,没必要早早去替她们担心飞出去。可现在一转眼赵家的这几个女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就成熟起来,长大了,这令水镜嫂既高兴又使她很担忧。赵家长辈也许可以拿捏得准,可万一孩子们不听大人的话,那什么事情就都起了变化了。
当然这只是水镜嫂自己的想法而已,她不能把自己的担忧顾虑说出来,即使是自己的女儿也不能说,万一女儿说漏了嘴,事情就会徒添麻烦,水镜嫂毕竟不是庸俗的女流之辈,她的内心世界是强大的,城府也足够深厚着。
水镜嫂的优秀之处就是做什么事情绝不半途而废。水镜嫂的招牌屹立在这里二十几年没有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她计划今天自己还是再去跑县城一趟。赵金苹的事不能半途而废。
水镜嫂来到彩珍服装店,黄彩珍知道水镜嫂是赵金苹的婶婶后,就很热情地对她进行了招待。这使水镜嫂很是开心。水镜嫂找赵金苹,使赵金苹心里有了压力感,但既然婶婶人都来了,而且师傅也热情高涨地接待起来了,自己也就没必要继续心慌意乱的样子。水镜嫂阅人无数,对黄彩珍这样对赵金苹有影响力的人更加极力讨好,甚至有点到了‘厚颜无耻’的地步。水镜嫂一边夸张《彩珍服装店》的服装质量在整个县城名头霍霍,一边又极力夸黄彩珍对自己侄女关怀备至并表示了由衷地感谢。这样一来,黄彩珍对水镜嫂就马上有了好感,也就开始夸赵家是教女有方。双方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和快意,自然都心满意足起来。黄彩珍派赵金苹去菜市买菜去,她要亲自动手烧几个好菜来招待赵家婶婶。赵金苹出去了,水镜嫂于是放心地同黄彩珍放开谈话,两人一高兴,话语自然就特别多,两个女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对别人的心里拿捏得都十分准确到位,两人尽捡好话说,句句落在对方的心坎里去,仿佛是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好姐妹一样知根知底。
黄彩珍自己去厨房做饭,水镜嫂也屁颠着跟进来帮忙,说自己平时做不来饭,但替黄彩珍打打下手还是可以的。黄彩珍今天也算是打开了话匣子,很乐意水镜嫂在自己做饭时还能与自己聚在一起。
最后的几道菜是由水镜嫂做出来的。黄彩珍平时其实是很少进厨房烧菜的,这点黄彩珍的烧菜水平在水镜嫂面前已经是暴露无遗的了,水镜嫂看出黄彩珍烧菜水平很一般,这是不用黄彩珍自己解释,水镜嫂从她的握刀切菜刀法上就看出来了的。但水镜嫂看破不点破,她甚至也故意把自己切菜的功夫留一手,切得很是费劲切得很不规则。并说主要是自己生活在农村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