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沉闷地从胸腔里传出来,宽阔的身体仿佛极大的共鸣器,把那瓮郁的宣言传得好远好远,大地仿佛跟着他沉重的声音在震颤,他眼眶微微发红,颌角微微抖动,而握着令旗的手一丝颤动也没有,坚毅地直指苍穹。
“为了咱们的亲人、乡里!为了历阳!杀!!”
突然间,风云涌动。
漫天凝固了似的云,在一阵西来的烈风的吹动下,如广陵的大潮一般,滚滚地向东而去。苍白的日头,时而被云层掩住,时而又崭露头角,薄薄的日光在云际间洒下来,如同十数道淡金色光柱,突然直指人间。
马蹄声恰到好处地轰鸣起来。西府军、北府军气势如虎,扑向环城的桓军,而那厢,愣怔得无法动弹了。
“阿母……”阿盼的眼睛终于脱离了母亲的巴掌,好奇地拉拉沈沅的衣襟,“玩!玩……”
无忧愁的年纪,吃饱喝足就想着玩了。“没啥好玩的。乖乖,别看。”沈沅一把捂住阿盼的眼睛,但她自己却不像刚才那样不敢直视鲜血了,她凝神看着垛口下方,所有的身影都被摒绝在暗处,唯有她的阿末,鲜艳得如同温暖她的火苗,正飞驰着朝历阳城下而来。
这是万众的英雄,这也是她的英雄。
杨寄手上带来的是二十余万,一点没有分散,全数到历阳城外集中攻破。他经常打那类以少胜多的逆犄之战,但今天,二十多万人对付桓越的十几万,气势如虹的一方对付萎靡不振的一方,胜利已然没有悬念。
桓越的军队很快被冲散了。红袍红旗的西府北府军,像利刃一样,把青衣的桓军分割成一块一块的,逐个击杀。桓越从荆州临时拉来的那帮人,见败局已定,在自家领帅的带领下纷纷缴械投降了。桓越和他的五千亲卫,被逼到了历阳城门的瓮城之下,那里,呈一个簸箕形,外头堵住,里头城门锁闭,基本可以肯定——瓮中捉鳖。
桓越脸色青白,捅了捅战车里一道站着的卫又安,那厢,早已经从裆下湿到脚跟了。
“你去,好言劝劝杨寄。”桓越说,“京里那帮子,不会给他好果子吃的。”
卫又安支吾着,不敢动弹。
桓越狠狠一脚跟,把他踹下了自己的金根车,吼道:“去!”还对他的后脖子挥了挥剑。
卫又安从地上爬起来,斜着身子,一步一哆嗦。他还穿着精致的白狐裘,领口的狐狸毛丰盈洁白,半掩着他精致瘦削的粉白脸庞。然而若是往下看,便不忍睹了:狐裘下摆湿哒哒、黄兮兮的,很快因在地上拖行,而沾染了鲜血和泥尘,尤显得肮脏。
围着瓮城的西府军,均着深绛色外袍,脸上手上是狞厉的鲜血,虎视眈眈地看着哆嗦着走向瓮城外的卫又安,大约都有点好奇这个粉嫩得女人似的的男子,所以并没有上去砍杀。卫又安谄颜道:“我与杨领军曾有八拜之交,如今有要事禀报。谁给我传报一下?”
队伍分开一条一人宽窄的道儿,杨寄的马蹄“嘚嘚”地缓慢踱了过来,卫又安抬头一看,脸上的谄色更浓了三分,笑晏晏道:“杨兄别来无恙,还记得春日时我们俩同室促膝,何曾想到竟有今日?”
杨寄的脸色冷了三分,但只挑了挑嘴角,似笑不笑。
卫又安又道:“陛下叫我来劝劝杨兄,京里那帮人,惯熟过河拆桥的,杨兄这般的能耐,他们以前何曾用过?还不全是故意为难?良禽择木而栖,陛下念杨兄还蒙在鼓里,实在不忍,特叫弟前来劝一劝。”
杨寄终于开口:“你过来。”
“哎!”卫又安粲然一笑,提着袍摆向前走了几步,在杨寄的马前忸怩作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