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谧聪明在不多话,点点头应了下来。对沈岭道:“明儿我就把历阳郡的账簿子给你看。”
安置好了,王谧又请杨寄去检阅队伍。杨寄却大大地打了个哈欠:“坐船过来,头里晕晕的。大家要不要先睡个晌午觉,歇足了气力再来谈正经事儿?反正城角有哨楼,桓越若是到了,再迎战也不迟。”
大家大眼瞪小眼,但是,他是主帅,他说了算,何况这里的诸人各有私心,只愁没有机会。
杨寄回屋子里,随便拾掇了一下散落一地的东西,又在榻上抹出一块够睡觉的空间来。他翘着脚躺下,手里握着刚刚从行李中拿出来的一个昆山摇杯,缓缓摇着里头的樗蒲骰子。五块木头子儿发出有节律的“嗒嗒”声,杨寄一边谛听这个熟悉的声音,一边反而排除了余外的干扰,可以静静地思考。
突然,门帘一声响,打断了他的思路,还吓了一跳。抬眼看看进来的人,是沈岭。杨寄笑道:“你吓我一跳。”
沈岭见他高高地架着腿,手里在摇樗蒲,不由皱眉道:“你还真是气定神闲嘛!既然有时间,我交给你的书可以再读一读——之前也只走马观花地浏览了几篇吧?”
杨寄嬉了脸笑道:“我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有你不就得了么?”
沈岭板着脸说:“我肚子里的想法能都变作你的吗?看来有机会还是得阿圆来催你上进……”
这话一出,杨寄只好苦着脸爬起来,又从行李包袱里翻出沈岭为他准备的《六韬》,边翻阅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闲天:“前几天看到两句,不大理解,你给我说说呗:‘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啥意思啊?如今这十个人里三个‘姓’皇甫,七个姓‘庾’,我杀谁赏谁,可以不得罪人的把这些狗皮膏药弄掉?”
沈岭见他求问,当老师的感觉使他乐滋滋的,先解释了一通《六韬》里的文意:“如今这帮校尉,还有你带来的几千号虎贲卫,和这些流民组成的西府军比,都算得上是位高权重而经验丰富的。要训练西府军,少了他们不行,但又不能让他们指手画脚地妨碍你,所以,该杀人立威就杀,一颗人头,换得大家对你的敬畏;下面的小兵,老百姓出身,饭都吃不饱,更没打过仗,你对他们好,哪怕赏一顿肉吃,他们都对你感恩戴德,这就是赏。”
接着,他又讲了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譬喻道:“你毕竟是平民寒族出身,陡然出面杀人立威,最担心的就是京里两位对你会存疑心,还是借刀杀人的好。”
杨寄看看沈岭,笑道:“二兄文质彬彬的模样,说起杀人,倒一点都不色变嘛!”
沈岭带着冷意地一笑:“小慈乃大慈之贼。我本来不过是平民百姓,若有机会,也希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拿自己的一腔热血,来报效国家。自我朝开国,其实就只是半壁江山,还有半壁,全数染上了腥膻,黎民挣扎在夷狄异族统治下,收复黄河以北一直是我的心愿。可惜现在,你也看到,上头这些贵胄,有几个把心思放在治国安民上?”
杨寄看着一向性情平和的沈岭,竟然胸膛起伏起来,心里有浓厚的敬意,点点头,竖起身子郑重地说:“我懂。二兄,老百姓那种苦,那些贵人们不知道,我都知道。饥饿、疼痛、冤屈、恐惧、生离死别……我都经历过。”他眸子中闪烁着水光,但还是在笑。
沈岭看见他紧紧捏着的拳头,重重地点点头:“阿末。我没有认错人。你是个赌棍,是个敢跟老天赌的赌棍,咱们做对家,把棋枰上的局势看好,把棋子走好,把摇杯里的骰子摇好。若是赌不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