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齐了,我们进去吧?”一行人各怀心事地走进了阶梯状的看台,看台环绕着中间大约50米长,30米宽,6米高的玻璃房子——这便是海纳球场了。
海纳球这项运动的兴起离不开材料科学的发现。新纪11年,帝国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介于固液态之间的有趣物质:它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的,即便狠砸在地上也不会碎,反而是高高弹起;虽然摔不裂,但却很容易掰开,并且掰开后它会如同水银一样,自动形成两个完美的球状;而若把这些小球用力撺到一起,它们又能迅速聚合成一颗大球——这种物质被命名为了“海纳”,估计是取“海纳百川”之意。
那时正赶上基因修改技术最流行的时候,体能被增强了的人们开始嫌弃公元时代的运动“太缺乏挑战性”,同时,随着智商提高,以前那些简单的规则玩法也限制了运动员和教练们在战术方面的创意。而当海纳这种物质公开之后,有一些脑洞大开的人发现,通过它可以把许多不同的球类运动结合起来了。
所以海纳球就是这样一个顺应民意的时代产物,一出现便以惊人的速度流行了起来。它可以像足球一样踢,像篮球一样拍,像橄榄球一样抛,像棒球一样掷;也可以利用四壁以及天花板,像台球一样经过多次反弹…总之最终,只要海纳球对方球门,即得一分。同时由于海纳球的特殊性质,它在传球的过程中可以被分成多个小球,在第一只小球射入之后一分钟内,如果其他所有小球也都打入了球门,同样算得分。
不同的策略各有优缺:如果球被分的细碎,固然对方很难防守,但只要有一个被截住,其他各路进攻就算成功也毫无用处了;而如果以完整的球——或者只是掰成两份——进攻,虽然给了对方明确的拦截目标,不过一旦突破,得分的把握就很大了。
这场钦天监对阵南洋军校的比赛,在他们入座后不久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