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国公府内,除去心比天高,一门心思想巴结往上的表姨娘和她那个矫揉造作毫无主见的女儿婉晴,气郁难挡之外,其他人皆是兴高采烈地喜迎中秋佳节。
早上,小红端着空茶杯,站在庖房外将孙大娘、小兰、小玉三人的对话,听得真真切切。原来,爵爷不肯带婉晴小姐入宫,是为了那个叫“云裳”的姑娘!顾不上添茶,转身回向西厢房,迫不急待地将她所听到的一切禀报给了表姨娘。
“哼!果然是到嘴的肥肉落入他人之口!女儿啊,你倒是给为娘的争口气呐!这么些年用尽心思,竟敌不过一个凭空出现的野女人!”表姨娘恨铁不成钢地忍不住用手指戳了戳婉晴的额角,愤然不已。
婉晴被她娘重重戳了两下后,赶忙用手去揉那疼痛的额角,感觉无比的委屈,鼻子一酸,又要落泪。
“不许哭!没出息,你有哭的力气,不如想想如何抓住你表哥的心,还有怎样才能将那个野女人挤走!”
“娘,女儿已然很用心了,可是表哥他就是个‘冰疙瘩’,怎么也捂不化呀!”婉晴瘪着嘴,眼里的水雾渐渐模糊了双眼,说完咬住下唇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
“夫人,恕奴婢多嘴,此事怨不得咱们小姐。听小兰、小玉她们说,那个叫云裳的姑娘不是一般女子,不仅人长得貌美如仙,就是才情、品性也十分出色。奴婢且听说那女子是随爵爷他们一同回的长安,想必一路之上,早使手段将爷的心拢了去,也难怪爵爷今日不肯带小姐入宫呢!”
原本怨怪女儿没本事,听闻小红所言梓婼各方面都比女儿出色,表姨娘这心里是又酸又涩。想起到长安那天,殷峤提及抚琴女子时,只说她是府内的尊客,尊客?!哼!骗谁呢?表姨娘怒从心起,他分明是金屋藏娇!
“娘……”婉晴见表姨娘目光凶煞,怯怯地低唤了她一声。
表姨娘仰了仰头,深吸一口气后重重的叹出,道:“女儿,为娘定要为你绸缪到绵绣人生,绝不令你再像为娘这般昏噩度日!走着瞧,那女子在府内呆不得长久!”
仅凭婉晴想要抓住殷峤的心并非易事,她身为人母,为了女儿,亦为了她能安养天年,表姨娘暗下狠心,此番在这“郧国公府”内,免不了一场“恶战”!她决不能输,哪怕是不择手段,她亦要为女儿挣下这里的一切!
待他们从宫中回府,表姨娘决定要先见识一下那个众人口中的天仙人物,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表姨娘心里已然盘算出了一个上好计谋……
日入后,郧国公府宅内,灯笼高悬。皓空中乍看皎洁的明月大如圆盘,细看之下,却觉不够圆正。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虽然有些许缺憾,却丝毫不影响月亮那银白色的光镀于所映射的万物之上。借着明亮的月光,府内后花园里热闹非常。
殷傈、张军、王顺、孙大娘、王顺家的二娘、小兰、小玉,七人围坐于八角亭的大石桌边,一边喝酒、赏月,一边吃着胡饼【注: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迎中秋。
王顺家的二娘听闻西北赫赫有名的“冷面爵爷”拜倒在众人称赞的“云裳”姑娘石榴裙下,免不得好奇,想一睹芳容,便吵着要随王顺入府。王顺万般无奈,只得领着她与张军一同入府。
说到这个二娘,便不得不说说她的身世。二娘姓杜,他爹杜老大原是关中盗匪头目,她娘亲是在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