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是大惊小怪!
素妍将琵琶递与白芷,起身进了房中,继续抄写起经文来。
笛声依旧,白芷辩不出曲名,素妍却能辩出,这是一首《凤求凰》,听过琴曲,用笛声吹出的当真还是第一次听到,令人回味悠长,描勒着一个痴情男子的款款情深。
唐观……
你这又是何苦呢?
她是宇文琰的妻,她的身份注定不能接受唐观的爱慕。
她嫁作他人妻,这本身就是对唐观的拒绝,是对他情意的了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三月初九,正值清明时节,皇城郊外到处能闻到香火的气息。
三五成群的人们出城拜祭亲人,素妍起了大早,决定到天龙寺后山的百姓村走走。
一路过来,素妍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默默地关注着,蓦然回头寻觅,并没有看到旁人。
正在四下寻索,护卫快步奔来,抱拳唤声“王妃”。
白芷问:“奴婢总觉得有人跟着我们。”
素妍如此觉着,连白芷也如此,看来确实有人跟着,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唐观,可很快她就觉得不像。
唐观喜欢她不假,但唐观是真正的君子,行事光明磊落。
护卫道:“禀王妃,自从天龙寺便有一个戴斗篷的妇人跟着我们,属下要去追,又不见了人。”
一个妇人跟着她,这又是何故?
张望山野,雨雾蒙蒙,山野静谧无声。
素妍主仆并没有寻觅到护卫所说的妇人,只看到静寂的山野,还有如毛牛般的细雨。
白芷问:“是什么样的妇人?”
护卫道:“属下发现她时,要追去,她却藏了起来。瞧那样子是个四十来岁的妇人,瞧不清容貌,罩着斗篷,虽然跟着王妃,却没有恶意。倒让属下想起数年前的事。”
素妍问:“什么事?”
护卫回想片刻,道:“在属下王府不久,有一次王爷约了十王爷等人出城狩猎,也曾有一个妇人跟着,也是这样的打扮,披着昭君斗篷,瞧不清面容,待属下追过去时,她就不见了。”
“她经常这样么?”
护卫回答道:“是!王爷小时候也曾有过几回,后来老王爷担心有人拐走王爷,这才送王爷上山学艺。”
素妍只觉这事儿也太奇怪了,若是那妇人真想拐走年幼的宇文琰,只怕并不难,看她的身形倒也灵巧。
早前跟着宇文琰,现在又跟在她身后,那妇人到底想做什么?
白芷道:“王妃,奴婢觉着许是一个疯婆子,要不然跟着我们做甚。”
素妍不甚明白,回应了白芷一抹浅笑,“我们去百姓村。”
清风徐徐,后山林间,有盛放的桃花,如霞如锦,有二月开败的杏花,花瓣摇曳,簌簌飞落如雾如雨。
行走之间,素妍隐隐觉得又见江南烟雨,在那烟雨深处,有美丽的少女,有清俊的少年。桃杏林,碧玉台梦,旖旎深处,一座茅草凉亭古朴而立,一辆油璧香车停驻在侧,亦真亦幻。
亭中,传出低沉、温软的说话声,那男子的声音显得痴软多情,而女子的声音似比被烟雨中的风儿更柔,更低,便是听到耳里,也能醉人心田。
初时好奇,只听那女人低语如呢喃般地道:“你……家里还好吧?”
“家中甚好。今年我家种了八亩地,前些日子才春播完毕。你给我的种子,我都撒到地里了。我娘说,等五六月蔬菜长成了,送几筐去你家。”
“别……别去。我父母亲和大哥、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