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重孙女里头,就这个寻的婆家最好,面子不要要留在里子,李家可是里子、面子都要的。“就五十四抬,铺子里头我再添两家,平西候府是什么地儿,三丫头嫁过去就是嫡长媳,是要做当家主母的,你们这样小家子莫要被人小窥了去。”

李老太太发了话,儿媳、孙媳个个都不再支声。

唯有李二奶奶在那儿干叫,“这可怎么是好,我只准备了五十抬。”

李老太太气不打一处上来,“我拿三千两银子出来,再给置备四抬,成不?”用手点了点李二奶奶,“真是个不长心的。你也不替三丫头的兄弟们想想,还指望着将来三孙姑爷拉扯一把帮衬李家呢,一个个都不想得长远些。两家结亲,你给三丫头办得风光,她去了婆家才伸得直腰杆。”

骂了两句,李老太太这才由下人扶着回了屋,不免又生了一场闷气。

晚上,李二爷回府,看了江家送来了聘礼清单,又要了自家备了嫁妆单子。都说江家的聘礼厚重,虽然抬数不是出挑的,但这些东西件件都是好的,每匹绸缎,每套头面,哪个不是好的,几位奶奶一瞧,就大为观止。

婆家的聘礼厚,说明看中这个儿媳,也是新娘子的面子。

召了嫡出的三房人团聚一堂,又商量了一下李碧菱的嫁妆一事,到底是按了李老太太的意思,再备了四抬,两抬布料绸缎,又一抬屋中摆件,还有一抬为贵重吃食,如人参、燕窝等,忙了一阵,补齐四抬,众人还是不敢看江家的聘礼单,这一对比,还是显得李家的略为单薄。

如李二奶奶说,有八间铺子、四座田庄,加起来也算不差了。

李二奶奶连连叫苦,嫁了两个女儿,把她近二十年攒的积蓄,当初娘家给的嫁妆全都搭进去了。这还不够,连老太太、太太、嫁出门的姑奶奶都添了箱笼,这才勉强凑够了五十四抬。

书迷楼最快更新,无弹窗请收藏书迷楼(.co)。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