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二月初七,安远侯率使团入敌营,逢红毛番宴之,闻庆丰帝在窗外奏,慷慨悲壮,使团闻者伤心,怆然而泣下。归营帐,王状元自发请愿,迎帝归京,安远侯曰:然。拔尚方宝剑,力斩古琴,曰:“吾意已绝,保国土、迎吾君、立国威。”鸿胪寺卢辰有异,安远侯怒而鞭挞之,遂与群臣歃血为盟,誓迎庆丰帝。

子夜,平江伯陈雄悄悄将沈今竹唤醒,递给她一张油蜡封住的纸条,沈今竹展开一看,神色大变,上头写着“顺王将归,恐皇位有变、江山不稳,请诸公扮海倭于琼州海峡伏击之,灭使团,以绝后患。”

这是要把整个使团全部干掉,杀人灭口,然后栽赃给海盗啊!沈今竹甚少感觉的惊恐,看到这个纸条,是彻骨的寒冷,原来安泰帝早有防备,在使团埋下眼线,一旦觉察不对,就将整个使团毁掉!平江伯将这个纸条给自己看是什么意思?他立场如何?

沈今竹佯装震惊,跌坐在罗汉塌上,接着衣袖的掩饰,摸向了褥子下面的燧发枪。平江伯将纸条放在蜡烛上点燃,飘动的烛光照映着他的脸忽明忽暗,当纸条快要烧到他的手指头上,平江伯将其投入了痰盂,低声说道:“安远侯放心吧,传消息的连人带船都被我们漕军拦截了,此时已经沉入大海,以鱼虾为伴。顺王是真龙天子,对我也有知遇之恩,岂能被红毛番一直流亡海外垂钓?太不成体统了,我一介武夫,也听懂了那首的悲壮,主辱臣死,倘若不迎顺王回京,吾等必落下千古骂名。”

沈今竹对着平江伯拜了一拜,“多谢伯爷相助,救了顺王和使团的性命。”

平江伯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也是自救,使团被灭,即使我们这些武夫侥幸逃出,也要背黑锅,承受不知真相百姓和朝臣的唾骂,终究难逃一死、甚至身败名裂的下场。哪怕同样都是死呢,至少不那么窝囊。”

平江伯定定的看着烛光下的沈今竹,神情几经变幻,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说道:“有些话还是对你直说了吧,就怕以后没有机会了。当年倭寇攻打海宁城,恰好顺王带着大皇子,还有你们在海宁观潮,我率杭州右卫解了海宁之围,击退了倭寇,开始认识了徐枫,将他收入帐下,徐枫是难得的人才,我的几个儿子都不如他,我将其视为亲子般教养提携,希望他将来能有大作为,封侯拜将。我晓得他的心思,当年你和他真是一对璧人啊,本来我连贺礼都早早备好了,可惜造化弄人——东海之变后,徐枫失踪,我知道你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他。只是大海茫茫,徐枫基本不会生还了。不过他一定希望你能好好的活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此次你步步算计,将顺王迎回京城,虽说皇上出于稳定民心和政局考虑,不会立刻将我们这些人发落贬斥,可是事实上我们的仕途已经到头了,甚至面临着秋后清算的危险。你已经定亲,即将嫁入曹家,有遮风避雨之地,以后低调做人做事,莫要再惹上政治了,政治这个东西太黑暗了,徐枫已经去了,当年的小儿女就剩你一个,我希望你能好好的活下去。”

平江伯离开后,沈今竹毫无睡意,她千算万算,还是小瞧了政治的黑暗和权力的可怕。哪怕是看起来毫无纰漏,安泰帝依旧留了后手,并且制定的方案也十分干净利索,一旦觉察有变,直接全灭,才不顾她是亲外甥曹核的未婚妻、临安长公主的儿媳妇呢。使团所有的成员都是四品以上的高官,个个在政界都有影响力,可这又如何呢?还不是差点被杀猪屠狗般丢了性命。

一将功成万骨枯,沈今竹这时才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权力是血腥无情而且势利的,人们都记得踏着枯骨前行、站在权力顶端的那个人,有几个记得他脚下的枯骨是谁呢?千万个无名氏在九泉之下不甘的哭泣着,怨恨着,也屈服着。

沈今竹觉得自己还是天真了,以为设了局,用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