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百万两银子时,同时要求我恩准他推荐的那六个守备。想在山东称王称霸的心早已昭然若揭了。那个时候,自己还有选择的余地么?就算是朕不答应,他的几个部下早已带兵驻进城里呢,有谁去敢把他们从城里赶出来呢?

对于文臣,崇祯是能逼则逼,他们基本上还不敢闹事,可是对于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硬性逼迫的后果还历历在目啊!勤王兵的哗变,吴桥兵变,而就在前几天,河南巡抚又上疏说,永城副将刘超聚众谋反,大批南明争相投靠,短短数日叛军已达四万。安卢巡抚也上疏,庐州副总兵黄彪公然谋反,率众攻打庐州,幸得另一位副总兵刘良佐率军来援,大败叛军。黄彪已经率领残部投靠在武昌招兵买马的逆贼张献忠去了。他部下叛变了,还好意思向朝廷邀功,举荐刘良佐为总兵官,可是,朝廷要是不答应他,谁又敢保证刘良佐不会做第二个黄彪呢?

“陛下,刘超叛乱,宜尽快镇压,否则波及会越来越大,到时候一些武将见有利可图,纷纷仿效,会给朝廷带来大灾啊!”新上任的首辅大人陈演说道。

崇祯沉声问道:“爱卿认为,谁可去永城平叛?”

陈演回道:“凤阳总督马士英素有谋略,加之安庐、江浙一带局势稳定,臣认为可令马士英统兵前去平叛。”

崇祯点了点头,说道:“马士英倒是个人才,永城的事交给他倒也放心。爱卿,你对朱震这个人怎么看。”

陈演见崇祯皇帝突然把话题扯到朱震身上去,不明白用意,便糊弄道:“年纪轻轻却处事圆滑、勇冠三军又不乏谋略。但少年得志难免有些傲气,如果能杀杀他的傲气,将来一定是我大明栋梁之才。”

崇祯冷笑道:“爱卿和朱震交情应该不错吧,听说前不久朱震手下有个叫陈杰的到爱卿府上造访,还送给爱卿一樽墨玉狮子,那樽墨玉狮子可是当年第一代鲁王朱檀,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洪武三年受封鲁王。洪武十八年在兖州建藩建藩时,太祖皇帝御赐的镇府之宝,想必是朱震从金虏手里抢回来的。”

陈演听了,吓得一声冷汗,两忙跪在地上说道:“陛下圣明,陈杰确实受朱震所托,送了一尊墨玉狮子到我府上,但是并非送给微臣,而是拖微臣献给陛下,微臣因为极其喜爱,所以想多看几天,正准备明日早朝时献上!”

崇祯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说道:“爱卿怎么有跪下了,我不是说了吗,现在书房就我们两个人,不必去计较君臣之礼。也难得朱震还有这样一片心意,爱卿,你看看这封孙传庭的奏章。”

陈演双手微微有点颤抖,小心翼翼的从朱由检手里接过那份奏章。伴君如伴虎!崇祯口口声声说不必去计较那些俗礼了,可陈演不敢不计较。快速的把奏章打开看了一遍,眉头不由得皱了一皱,又跪在地上说道:“陛下明鉴,孙督师欲出关同李自成决战,勇气固然可嘉,但却实不可取。现在朝廷手里真正能与李自成抗衡的军队只有三支:其一是辽东精锐,但当以抵御金虏入侵的重任,不可擅离。其二是宁南伯左良玉,号称大军三十万可却不听朝廷使唤,每次遇上李自成就未战先逃。其三就是孙督师手里的陕西兵了,这才是皇上真正能用来和李自成交战的王牌。现在孙督师依潼关天险而守,背后有千里秦川作为保障,李自成莫可奈何。取北京也好下南都也罢,都会担心孙督师袭其后背。所以他始终只能在湖广、河南小打小闹。但是孙督师河南和李自成决战,所有的优势都化为须有,只能和李自成硬拼,胜了固然可喜可贺,倘若一旦败绩,只怕天下不保啊!”

朱由检听着陈演侃侃而谈,那布满了皱纹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他又何尝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是湖广、河南也是大明之地啊!但是这并不能作为退军防守的理由,所以他生气的说道:“够了!孙传庭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