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们或在房里或在房外都是笑看着,丰年和银文过来,两个人把水提进去,这三间茅草屋有一间是小厨房。
红花绿花拿着小篮子在院子里剪菊花,朱宣闻一闻菊香,再嗅一嗅怀里的妙姐儿身上的香气,觉得人生之乐,这样也算是怡情。
“晚上做菊花火锅给表哥,”妙姐儿拉着朱宣走到菊花丛中,摘下一朵红色的菊花给朱宣簪在衣上,再凑上去闻一闻道:“还是这里好,天气温暖菊花开的时间也长。”
朱宣也摘下一朵菊花给妙姐儿簪在发上,悠然地道:“这真是采菊东篱下,悠然对南山了,晚上等着吃你的菊花菜。”
再看看竹篱笆外开着一片空地,朱宣问妙姐儿道:“这又是打算种什么,难道种菜不成?”身后是茅草屋还有新打的水井,南平王只能觉得妙姐儿这样是想种菜。
妙姐儿也是一身新做的红色蜀锦衣服,刚才沾了水觉得手有些冷,双手握在袖子里取暖,道:“我还没有想好呢,要么就种上一地的花,这园子花倒是不少,我想着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农收的季节,不如让懂的家人按季节种庄稼,几时我忘了农收,就跑来看一看种的什么是知道了。”
朱宣哈哈大笑,伸出手在妙姐儿鼻子上拧一下道:“这个你都忘,该打了。”重新又搂着妙姐儿站在竹篱菊花旁出主意:“种什么好呢?让表哥想一想……”
夫妻两个人携手站在竹篱旁想着种花,妙姐儿又回身问丫头们:“明儿毅将军请客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着呢,”丫头们回一声儿,妙姐儿这才对朱宣道:“明儿表哥也记得去看看,明儿来的都是孩子们,各家的少爷小姐,女眷们让我帮着订亲事呢,借了毅将军的名儿请一回。”
朱宣含笑看着妙姐儿焕发神采的面庞,不得不取笑一句:“妙姐儿为别人许亲事,一向都是是好结局。”
抿着嘴儿笑的沈玉妙面有得色,易大*奶进府里来请安,易南珍也有了,沈王妃得意洋洋地对着朱宣汇报一下,觉得自己应该是月老托生的才是。
回身看一下三间茅草屋,妙姐儿道:“今儿晚上咱们住这里吗?”这儿外面简陋里面依然是笼了火墙,很是温暖。
朱宣缓声对妙姐儿道:“你怕冷,今年一准让你赏梅花又冷不到你。幕僚们现在闲的时候居多,就无事乱想主意取乐。
周幕僚画了一个亭子,柱子亭顶都是白铜,里面是中空。烧上火炭人在里面有如春天,我让他们去弄一个来了,要是这样好用,夏天里面放上冰,人在里面也是一样舒服。”
佩服吃喝玩乐都想绝的妙姐儿,当然高兴这是自己在享用。这一会儿双手还是冷,放到朱宣袖子里去取暖,道:“要是好,给母亲弄一个才是。”
朱宣眼望着远处的池子,才道:“我还是想请父母亲到这里来,在京里还是不要招摇的好。”然后又想着笑:“你的知已,姚夫人和高阳公主就是足够招摇的人。”
一想到妙姐儿没有被带坏,南平王这种时候从来是记自己一功。
“京里夫人们,”妙姐儿讪讪地说了一句:“也可以成亲事了,不然年纪大了以后有谁疼?”头上立即被朱宣敲一记,而且勾起手指在额头上晃两下:“表哥在陪你呢,又在想别人。”
沈玉妙双手捂着头,眼含希望的看着朱宣,如果表哥说让她们成亲去,这秋风起昔的日子里,不是也有人暖床。
让人成亲,只为有人暖床,沈玉妙觉得自己这个理由真不错。朱宣把妙姐儿抱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