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的第一道阳光刺透薄凉的晨。
刘病已立在院子里,良久的注视着对面的高墙。刘晙练了会剑,便走过来看着他。
几年前,他们到了长安,陛下便以“将才”为名,将自己留了下来。其实,谁都知道,这是永久的拘留,是遏制鲁国的最高筹码。然而,在这几年里,刘弗陵的确给了他不少的机会。从最初为燕国运送粮草赈灾,到几次攻打西域诸国,自己也被封了侯。他能真切的感受到,陛下要他,并不全是凭着叵测的居心。陛下是真的需要他的“将才”,甚至连暗中联络早已投降匈奴的李陵将军,都交给了他,足见陛下对他的信任。他知道,过不了多久,刘弗陵便会反攻。到那时,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而自己,是刘氏宗亲,必须站在陛下这边,这既是忠于国君,又是忠于自己的家族,他愿意将性命交付于刘弗陵。
这次回到长安,只怕表面上是休憩,实际上却是暗藏杀机。
“病已,这次回来,你变了好多。”他低声说道,言辞间,满是关切。
“哥哥,我不过是个长安城的小无赖。”说着,刘病已苦笑着回过头来。
“你可知那只迎亲的队伍乃是陛下赐婚!”刘晙有些恼怒。
刘病已笑着点点头。
刘晙长长叹了口气。
“幸亏陛下政务繁忙,不然追究下来,怎么得了。”
刘病已也不说话,只从怀里掏出一支玉箫,把玩着。
“你整日的和些狐朋狗友到处乱逛,昨日又在倚翠楼逗留到天快亮。这些我都知道。”刘晙将手中的剑送入鞘中,双眉倒悬,冷冷的道。
刘病已却讪笑着。
“哥哥认为那杜家的小姐是真的貌丑吗?”
刘晙没想到自己说他,他却岔开话题,本来不悦,却忽然想起那隔壁不常出现的消瘦身影。
是啊,那女子总是垂着纱巾,确实没有见过庐山真面。
“她相貌如何与你我何干。”他正色道。
刘病已默不作声,只将玉箫放在唇边,缓缓吹奏。
曲调哀怨,竟似个幽怨的女子一般。
晙眼神闪烁,他没想到,几年未见,病已竟然性情大变。
当年在鲁国,他才七八岁的样子,却已是满身精气,浑身透着正义,怎这些年,自己没在他身边管教,竟跟了些个纨绔子弟,学成了这般模样。
想来也不能埋怨他,的确是自己对他的关心不够。
“病已,日后,哥哥不会再离开你了。”他声音不大,却诚恳的令人心中一动。
刘病已的箫声闪烁,渐渐的,停了下来。
“哥哥,这世上,各人有各人的苦。”
刘晙抬起头,天已经大亮。
“但愿我能一直留在你身旁,但愿我大汉百姓就此永享太平。”
刘病已似乎没有听见他的话,只淡笑着转过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