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清山明白这目光的含义,李大年必是伤在这年轻人手上,所以他才会有如此的目光。
从年轻人的目光中,梅清山得出几个结论:一是,这个年轻人必是无心之过,要不然他不会如此愧疚。二是,他肯定不认识自己,如果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必能明白这种小伤对于自己就是小菜一碟,必不会如此焦急。三是,这年轻人必是初出江湖的雏儿,只要在江湖上稍混一段时间的人,必不会对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如此在意。因为在江湖武者的眼中,他们和普通人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普通人就像是蝼蚁一样,微不足道,谁会去在乎蝼蚁的性命?就连遭遇变故之前的梅清山,也是同样的看法。不光是他,就算是医圣门最普通的弟子,也不屑于给一个普通人诊治的。
作为有近五十年江湖经验的梅清山,绝对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的出来,年轻人的目光绝不是故作如此。
想到这些,梅清山心中一动,自己在这里隐藏了十年了,自己的名字,医圣门的名字,对于一个初出江湖的人绝对是陌生的,即使自己报出名号,他也肯定不知道。或许从这,可以再检验一下。
想完,梅清山抬起头来,冲刘雨宇一抱拳说到:“在下医圣门梅清山!”口气中有淡淡的骄傲。
听到对方的自我介绍,刘雨宇不禁有些尴尬。他绝对是一个江湖白痴,对于江湖中的门派,他大概只知道个六大派,什么医圣门,梅清山根本一无所知。有心说个“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之类的,却又觉得太过虚伪。讪讪一笑,竟没有回答。
这样做,本是极为失礼的。在江湖中,本应是后辈年轻人先介绍自己的,如果是前辈先介绍了,后辈必要拱手鞠躬,恭敬的报上自己的名号师承才对。
但梅清山并没有生气,反而有些喜悦。对方的表现恰恰证明了自己的猜测。
知道对方没有任何江湖经验和知识,梅清山主动问到:“不知少侠高姓大名,师承何派?”
刘雨宇再白痴,现在也知道该怎么回答了。赶忙拱手到:“回前辈的话,在下刘雨宇,是···”说到这,又停了下来。他没有师门,如何报出师承?难道要自己胡编一个?刘雨宇的表情不禁有些踌躇。
这落在梅清山眼中,却又是另外一个意思了。在他看来,这年轻人必是背着师门长辈偷跑出来的,因为害怕泄露自己的行踪,所以不敢说出师门。他在师门中定是极受长辈宠爱,看他年纪不过二十来岁,就已经算是入品高手,而且品阶还不低,这不是刻苦努力就能办到的,只有绝世的天赋加后天的努力才行。这样的人物,在哪个门派也是宝贝,都是捧在手心怕化了的宠着。当然,他们也有烦恼,就是只能像笼中的小鸟一样,被限定在门派之中,每天的任务就是修炼、修炼,再修炼。所以这样的弟子,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比其他人都强烈的多,每个门派都有这样的顶尖弟子出逃的事件发生过。梅清山当年就这样干过,他理解这些弟子的心情。
“少侠不方便说便不用说了。”深有戚戚焉的梅清山大度的说到。
刘雨宇更是尴尬,突然心中一动:自己学习了武当的《太极两仪剑》和《武当心法》,不也可以算是武当弟子。
当下,刘雨宇急忙说到:“不是,不是,在下是武当弟子。”
梅清山一阵激动,六大派中,梅清山从没怀疑过的就是少林和武当。少林执武林之牛耳,派中诸僧俱是淡泊名利之人,从不参与武林争斗,更不会主动对其他武林门派下手。梅清山不相信这些得道高僧会对付医圣门,而且当年围攻医圣门的也不是什么和尚。至于没有怀疑武当,原因更简单,因为他和武当大长老柳随云是过命的交情。虽然柳随云早在二十年前就已隐退,不知去向,但梅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