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都是罪孽深重之人。

而肢体不全的尸体,无法行动。

所以上文这些死人,都不在赶尸的范围之内。

那要什么样的尸体才行呢?遭刀兵横死的士卒,被剪径强人杀害的路人,还有被砍头绞颈的囚犯,这些都是赶尸人的服务对象。

在赶尸人干活的时候,先用辰州符贴在尸体的身上,这是起到驱动尸体和控制尸体的作用。

然后用辰砂点在死者的脑门、背心、心窝、手心、脚心七处,以镇七魄。

再将辰砂填入耳、鼻、口,以封三魂。

此时念动咒语,尸体就会站起来随法师离开,一路穿州过省夜行晓宿,直奔家乡而去。

而那只不断摇响的铃铛,实际上是提醒过路的人家,关门闭户,把人家各自养的狗拴起来用的,实际上和赶尸的法术无关。

由于历史的原因,赶尸术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在元朝后期,就形成了几个大的流派和家族,这就是程家等几大养尸世家的源头。

在当时遍地开花的赶尸人中间,这几大家族就成了行业工会一样的组织。

如果有违反行规的,走过界的,还有纷争矛盾的,都由这几大家族来协商解决。

同时,这几大家族的赶尸术也日渐精深。

在明朝中叶的时候,已经有了养尸世家这样,专门炼制僵尸来为自己所用的技术。

在那个冷兵器时代,不老不死的僵尸,杀伤力是非常恐怖的。

由于谁炼的尸厉害,谁就有更多的话语权这样的丛林法则。

养尸炼尸的技术也在相互砥砺中越来越精湛。

到了明朝的时候,终于在四大养尸家族里,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导致了这个行业的分裂。

萧墙听程奶奶讲到这里,不由得问道:“这个行业,地域性这么强,自己守着自己的一片地盘吃饭就好了,怎么会出现分歧的

“有一部分养尸人,仗着自己绝技在身,世俗的衙门胥吏都不敢管,就打起了主意

程奶奶皱着眉说道: “他们开始贩卖私盐

萧墙恍然大悟:在古代贩卖私盐的利润,可以达到十几、甚至几十倍的利,难怪有些赶尸人要打这个主意! 于是赶尸人分成了两派,在我们门里,叫做浊门和清门。

在对立的那一方,把我们叫做出世门,管自己叫做入世门。

在明朝的时候,在云南有古家,贵州有楼家,都是贩私盐的浊门。

而在湘西这一带,有我们程家和梅山的祝家,都是清门。

萧先生您想,要是一排僵尸背着盐包在夜里走路,那个查私盐的盐丁敢去阻拦盘查?自然是一路畅通无阻。

要是有胆大的敢去窥探,这些盐贩子难免杀了灭口。

所以,所谓的赶尸生人勿近,所谓的种种凶险,大都是那时候浊门做出来杀人灭口,或是故意传出来吓唬百姓的!湘西赶尸的恶名,倒是有一大半,是那时候流传开的! 程奶奶恨恨的说道,显然和这“浊门”几百年的仇怨,很是深厚。

原本他们利用赶尸术贩私盐,纵然违反了门规,总不至于势成水火。

但是这些人,到了清末的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居然又开始贩卖烟土! 这烟土金贵,往返一次,利润更是比私盐还要多上十几倍,所以这些人又一股脑的去贩卖烟土。

他们的家族地处云贵,又有自产的烟土,又是离着现在的高棉,缅甸等烟土产地很近。

所以有天生的便利。

他们有了财力支撑,-->>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