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学李薇就大四了,孩子们也都三周岁整了,算虚岁的话,就四岁了,也该上幼儿园小班了。
自从三只会走以后,每天闹腾的厉害,现在总算可以打发去外面闹腾了,李薇有种长出了一口气的感觉。
不过,具体上哪家幼儿园还是很有说道的。
两人趁着暑假没事儿,带着高姨和仨孩子,在附近几家幼儿园都看了看,最后大人小孩都看中了离家不远的一所‘私’立幼儿园。
这家不但条件设施环境好,简直跟童话里的小城堡似的,而且每班限定人数不超过十六名小朋友,两个老师领班。
而对于那所谓双语的什么宣传点,李薇倒是不是很在意。
李薇和大罗在园长陪同下四处看了看,并大致说了一下具体的课程安排。至于三只小的,早跑游乐设施那里玩儿去了,高姨跟着。
因为幼儿园建立时间不长,班级也不是很多,当然,收费昂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薇和大罗基本上还是‘挺’满意的,决定过两三天开学就给三只报了名,学费则正式开学再‘交’。
但是李薇也跟园长沟通了一下,三只要分开班级,免得形成小团伙。
但是园长比较有经验:“这样,他们刚来可能有些上火,刚刚离开家,适应集体生活得有一段时间,您看这样好不好,先让他们在一个班级带一阵子,等真正适应了,再分班吧。”
李薇和大罗也没什么经验,听园长说的也在理,也就同意了。
园长是一名四十多岁一看就很有一种理‘性’气质的‘女’子,这幼儿园里里外外也是她‘花’了大价钱才办起来的,现在正是艰难的时候,一下子来了三小孩,她是暗下决心,怎么也要好好留住的。
而且这家长虽然年纪都不大,但是看衣着谈吐,都是家境相当不错的人家,她们做的就是这一阶层的生意,自然要珍惜每一次机会。
重要的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他们一家的榜样在前,相信陆续的还会有他们的亲戚朋友的小孩可能会过来,这可都是生源啊。
带着三只小的离开幼儿园,也是费了半天劲儿,三个玩的高兴,都有些不大爱走了。
最后李薇和高姨再三强调过两天来上学,三个才算很勉强地跟着父母走了。
因为大罗还有一个多星期才去报道,两人决定带着孩子先回家住几天,看看老人们,以后大罗上班孩子上学,再回去估计怎么也得等一年以后李薇毕业,大罗真的调回本市去了。
既然孩子要上学了,李薇和高姨商量了一下,貌似用不了这么多人了,最后只留下卫姐常住,早晚照看孩子,其他人都遣散了。
回家也只带着高姨,毕竟高姨家也在那边,卫姐留守看家。一家五口带着高姨,回孩子爷爷姥爷家去了。
这两年,老罗基本上自己的生意没做多少,都是跟着李薇这边的公司做了。从最开始的建材市场,到后来连续的各种批发市场甚至开发区,老罗自己那建筑公司根本忙不过来,又找了几家单位一起承建。
他倒成了盯进度盯质量盯的总指挥了。
连带着刘硕两口子也都辞职跟着干了几个项目,把表姑陈娟气的跳脚,可也没办法,还得拿钱出来支持儿子,她家那边的生意,倒是萎缩了不少,唯一让陈娟感觉有点儿安慰的是,她儿子也没少赚钱,比她还强些,逐渐的也没了声音。
现在她家更是以她儿子为主,她也逐渐地放手了。毕竟这罗家的魄力财力,实在让她吃惊不小,无论多大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