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只在梦 63 十一,立后(六)(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司马为何将他们三人绑于路边示众?”

大司马安定王拓跋休跨步至拓跋宏的马前俯身行礼:“启禀陛下,经臣查实这三名小兵私自偷盗沿途民众财物,严重违反军规,论罪当诛。臣将他们绑于此,是为警示其他将士不得再犯。”

“大司马此事处理得妥当,偷盗百姓财物实属大不该。只是朕不明白这半月之来军中供给充足,他们为何铤而走险。大司马可否将他们押解过来,朕要亲自审问。”拓跋宏冷冷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发生这样的事我想他的心内一定是很气愤的。

他这一路访民疾苦,布施仁政,不就是为了提升他在民众中间的形像以助于他将来的统治,像这样的偷盗事件可是大大损害了朝廷形像的。

只是那三名被押过来跪在泥水当中瑟瑟发抖的瘦弱少年看起来也怪可怜的,也许年少无知的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大罪,慌乱失措的面孔之上更多的是茫然。

拓跋宏扬起马鞭,厉声责问道:“你三人可知自己所犯何罪?”

三名少年闻言急忙将头猛磕在泥水之中,少许,中间身子略高些少年抬起头来,战战兢兢答道:“回禀陛下,小人知罪。小人不该带着他们二人去营地附近的百姓家中偷盗衣物,更不该一时贪心将那人家中的财物也偷了一些出来。所有的偷盗之事都是小人一人所为,小人甘愿接受军法处置。小人的这两位兄弟只是陪同小人一道过去的,他们真的什么也没做。小人斗胆恳请陛下饶过他们二人的死罪。他们二人本性善良,经过此次教训,日后一定不会再犯的。”

少年起先还很紧张,身子控制不住的颤抖着,说到后来却是越发的从容,眼中竟没有了惧色。

他这是想用自己的死来换回两兄弟活命呢,在我的观念中,小偷虽然很让人憎恨,但盗窃之罪也不至于被判死刑,这魏国的军法还真够狠的。

“陛下莫要听他的一面之词,小人有罪,小人甘愿受罚!”另两面少年并不领情,急忙磕头如捣蒜,飞溅起的泥水迅速染模糊了他们苍白的面孔。

拓跋宏见此情景沉默少许,对立在一侧的拓跋休道:“朕觉这三人似诚心悔过,不知大司马可否同意朕免去他们的死罪,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臣知陛下宅心仁厚,但此三人确实严重违反军规,且证据确凿,按律当诛。”拓跋休的字字铿锵有力,一时将有心对他们网开一面的拓跋宏堵在那边。

“朕看这三人年纪善幼却是兄弟情深,触犯军规定然也是在一念之差。若是斩首,着实可惜。如今大军南下,也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大司马不如念在他们乃初犯,暂且饶过他们一死。”拓跋宏重情,更重手足之情,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对这三人动力恻隐之心。

“陛下切莫因一时心善而毁了律法的威严,如若陛下执意宽待这三人,那我大魏之律法威信何在,何以服人。陛下此举势必难以服众,还请陛下三思?”

拓跋休的执法严谨让我想到了后世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他的言语的确挺在理,可这三人看起来也着实可怜,如今饶与不饶端看拓跋宏的态度了。

拓跋宏沉思片刻复又道:“大司马所言极是,朕本不该强行干预此事,只是此三人既然让朕碰上了,权当是他们三生有幸。”

他说完不容拓跋休再次辩驳的机会,对着跪在马前的三人朗声道:“念在你三人诚心悔过,朕将你们的死罪免去,但活罪难逃,拖下去杖责二十。”

他宣布完之后又急忙对随行在身侧的冯诞命令道:“速传朕口谕,即日起各将领严格看管好自己的队伍,若再发现有违反军规者一律按军法处置。”

经过这么一闹腾,我的困意完全消失。眼看着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