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郁的眼界与本事,叫我深为叹服。”苍森又惊又喜:“这是阿郁自己写的?”
“不,这是我姥爷写的。”苍郁摇了摇头:“幼时我常去姥爷家住,姥爷心系天下,时常同其他长辈论及伐吴之事,我只不过将他们的话抄下来罢了。他们活了一辈子,看得通透,岂是我这等浅薄之人能与之比肩的。”
“那阿郁如何知道这是陛下要的?”苍森问道。
“套套话就出来了,人但凡有苦恼,总会有忍不住显露出来的时候。”苍郁对他撒了个谎:“究竟用何计策并不重要,陛下心里一定已有想法,关键是,是否有人主动站出来提起这件事。伐吴之事从前不断被提起,但每战必败。如今大周修生养息了三代,正是国力强盛的时候;而吴国四处是水,近几年的洪涝灾害想必叫他们吃了不少亏,正是积弱之势。陛下这样的人,会想要放过这个机会吗?大周哪一代皇帝会不想让吴国灭在自己手里?只是屡战屡败吓破了不少人的胆,朝中才无人敢提及;陛下以仁治国,自然也不好主动提出。若此时你提出,正中他下怀;用姥爷他们的计策,总归比你临时拼凑一个好看些。只是主爷一心只争夺大周权势,无心伐吴,你少不得要多花些心思劝服他,否则你贸贸然提出来,只怕陛下还未能用得上你,你就先被主爷禁了足。”
不仅计策,连苍瑁那边她也顾及到了。
“你如此聪明,看来我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了。”苍森打趣她道。
“我只能给你指条路,到底还是要靠你的聪明才智,若你发达了,可千万别忘了我还等着狐假虎威呢。”苍郁也同他一起玩笑。
“放心,此事我一定会办得妥当。”苍森双眸露出精光。
苍郁想想又嘱咐他:“你誊写完了,可千万记得烧了这张纸,不要叫别人知道这是我给你的。”
“那是自然。”苍森收好那封书函,又饮了一杯茶才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