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的宫人闻言都甚有默契地退了退,尽量离打情骂俏的帝后远一些。
苍郁脸皮不薄,但她着实被姬杼的不要脸震惊了,活了两世的老脸皮也不由得通红。
姬杼自是得意不提。他拥她在怀里,凑在她耳边轻道:“苍森递给朕的伐吴之策,其中怕是没少了阿郁的份吧?”
声音很小,不会叫旁人听见。
苍郁心知他这样问,必是发现了什么,撒谎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于是她躲开姬杼视线,也小声:“陛下缘何这样问?”
“苍森行事激进,于人心一事上难免有顾虑不周到之处;那平吴之策却避免了这一点。”姬杼很是理所当然。
“这样大的事,阿兄当然不会自己贸贸然去做,必是问过了苍冢宰,许是苍冢宰润色的呢?”苍郁反驳。
“苍冢宰是会考虑民心的人吗?”姬杼好笑地望着她。
苍郁失语。
苍瑁若是想得到这些,苍氏也不会这样为姬杼忌惮了。
“其实也不是臣妾,幼年时外祖父同朋友喝酒时偶然提及过一些,臣妾一直记得,心想外祖父年长阿兄那么多,必然更有见地,便叫阿兄补进去了。”苍郁不得不承认。
“后宫不得干政,阿郁不会不知道吧?便是不知道,朕记得也提醒过。”姬杼微微眯了眼,冷着脸说道。
“那陛下方才拿来试臣妾的话又是什么?臣妾便是有过错,陛下也是共犯了。”苍郁才不怕他威胁,真要追究还这样亲密地抱她在怀里?这是谈正事的姿态吗?
她耍赖起来,姬杼也拿她没法子。他捏了捏苍郁的鼻子:“小无赖。”
“都是陛下惯的。”她谦虚地说道。
姬杼并没有在长信宫逗留很久,顺了些苍郁新做的点心就走了。自从苍郁受伤醒来,似乎又回到了不曾和他赌气的从前,姬杼心里悬着的地方终于安定下来。
便是再忙,他也每天都要去长信宫坐一坐。他贪恋和她在一起时的感觉,看着鲜活的她忙碌的转悠着,放任她没大没小地顶嘴,有时甚至觉得她若肯一直这样对自己笑,做什么都值得。
同史书上记载的昏君真相似,姬杼默默地想。他喜爱这样的苍郁,有时却也会恨她——恨她令自己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不是她的错,她并没有追逐他,要他喜欢她。是他处在这样的位置,不能够任性地爱一个人,却又偏偏想去任性地爱一个人。
还好她并不是真的任性,所谓的任性不过是些无伤大雅的小脾气,从不会不顾一切自私自利,胸中格局也并不狭小,他不必面临左右为难的选择。
因为有时候,他竟不知在天下与她之间该选哪一个。
他不能有负姬氏,却也不愿负了她。
回到长庆宫,不多时,赵常侍便送了茶水来。“刚沸的水,底心烫,陛下小心些。”赵常侍说道。
姬杼叫他关上门,没有准许不许放任何人进来;赵常侍依言行之。
将茶盏与底下的茶托分开,露出一块叠得极小的帛片,帛片很薄,打开后竟有寻常帕子那么大。姬杼将帛片放入茶水中浸泡了片刻,继而捞起放在一旁,过了不多时,帛片上便显出字迹来。
是阿忆的手书。姬杼不可思议地看着那短短几行字,若非阿忆从不出错,他几乎不能相信那是真的。
“阿青,你过来。”姬杼鲜少直呼赵常侍的名字,每当他这样做,必是真正遇到了难题。
赵常侍原本站得远远的,听到他的呼唤便走了过来:“陛下有何吩咐?”
“你看看阿忆的信,”姬杼揉着眉间:“实在是荒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