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买的人都是一户一户的,大人小孩都有,有些孩子还不会走,安顿起来不免麻烦一些。
惟独给他挑的,两个二十来岁的壮汉,都没家室,倒是很合他的意。
见他还算满意,管家一点头,钱老爷子忙上前说了说这二人的情况。
这俩人,一个叫王青山,一个叫王石头,原本是同乡。
他们以前都是当兵的;
因为将军犯了事儿,冲撞了什么贵人,连累了一干营下军士。
这俩人也受了牵连。
不过,钱老爷子言辞凿凿,就差指天发誓了。
说这俩人原本也是家乡遭灾,逃难投军的,当的还是伙头兵。
受到的牵连十分有限。
这些他早就打听的一清二楚,真犯事儿的,起码也要被发配流放;
次一等,受牵连的,也是要被远远发卖了事;
但这俩,连发卖的资格都够不上,只是因为原来的兵营重新整合,这俩没人要,被赶出来了。
就连卖身,也是他俩自卖自身。
沈伯谦问他们为什么要自卖自身,俩人都说,顶着被赶出来的军士名头,不好找活儿干。
所以,他俩一合计,干脆卖个死契。
起码不愁吃穿,碰上好人家,说不定还能挣个体面。
沈伯谦倒不怀疑他们的话,这俩人也很合用。
只是,他到底没什么经验,还是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一问之下,不管是刘近南还是管家都说,这种事儿很多,这样的人也常有,没什么麻烦。
让他放心用,不必担心。
沈伯谦这才付钱拿了二人身契。
他这边买下二人,刘近南那边也正好挑完了。
管家出面代为训斥了这些人一顿,除了要他们安分守己,好好干活之外;
还特别说明,如今他们身契已签,以后都要衷心主子;
如有不轨,主家都不必把他们送官府,直接打死了事!
当然不能光打棍子,甜枣也是要给的。
管家还代刘近南承诺,刘家的下人,只要忠心本份干活,将来银子、房子、身份都会有的。
当然,他说的没这么直接,但沈伯谦听着也就这意思。
这挺好的,总要给大家一个奔头嘛。
他现学现卖,也对王清和王磊许诺说:他们好好干,以后娶妻生子他一应全包。
两人急忙跪下拜谢。
弄完这些,居然已经中午了。
沈伯谦跟刘近南一起吃了个午饭,顺便提了下,他准备回乡。
刘近南倒没虚留他,毕竟在他看来沈伯谦这是第一次出远门,想家也是正常的。
当下就吩咐管家替他准备车辆。
沈伯谦也没推辞,他发现了,青州刘宅不时就会有车去清水县送东西。
他凑个车,倒也不算给人添麻烦。
吃完饭,刘近南又让蒋英拿了份契约,原来那两种马桶现在已经也形成了产业。
刘近南留了一成的分红给他。
沈伯谦知道他是个说一不二的人,也没推辞,签了自己名。
多拿份钱呗,也是好事儿。
刚弄完,就有几个管事的来找刘近南回事,沈伯谦趁机告辞去了小院。
杨风一听要回家,脸的笑憋都憋不住。
沈伯谦这才想到,杨风才是实打实的第一次出远门。
十来岁的孩子,也真是难为他了,肯定想家了。
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