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门四姓 17 报恩蹊径(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明确的想法。

比身份,人家跟县长都有交情,比身家,人家多年雄霸清水县首富的位置。

而且,他那点儿钱还是人家送的......

想了想,沈伯谦觉得马大姨父对于刘家似乎比较了解,所以在他回家前,专门向他讨教刘家的情况。

经过这段时间,马大姨夫对沈伯谦的印象彻底改观,对这个外甥十分欣赏。

沈伯谦这么郑重其事的向他请教,马大姨父也觉得面上有光,一五一十的将他知道的关于刘家的事情都倒了出来。

刘家之所以能稳坐本地首富的宝座,依靠的并不是县城首屈一指的的云来居和那些店铺。

刘家真正的买卖其实在府城,他们家是经营布匹生意的。

说起这事儿,马大姨父就兴奋起来。

他只去过府城一次,但就是这一次,他居然无意中得知府城不少布庄是刘家开的。

再留意打听,才知道,刘家不仅仅开布庄,他家在府城周边还有好几个自己的作坊。

从纺线织布、到染色绣花,都有专门的作坊。

而且,他家只出产绫、罗、绸、缎和上等麻布,像他们这样的乡下人,也就是看看,真是舍不得买,太贵了。

这下子,沈伯谦更发愁了,这样的人家,别说他一个小秀才,就是中了举人也白搭啊?

陈家人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这恩还是要报的。

既然要报恩,那可不能光是嘴上说说。

所以陈家二老临走留了十五两银子给沈伯谦,陈家大姐留了六两,陈二姐也留了二两。

陈老爷子还专门交待,让他先别忙别的事儿,先去刘家道谢。

但是,刘家缺这二十两银子吗?

显然不。

道谢的事儿还是要另外想办法,沈伯谦暗道。

俗话说,送客的饺子迎客的面。

陈老爷子他们要走,沈伯谦怎么也要表示表示,况且还有两位姨夫家的亲戚呢。

所以,一大家子人,加上杨大爷三口一起包了顿猪肉大葱馅儿的饺子,另外还切了两大盘子的咸酱肉。

就在吃饭的时候,沈伯谦突然有了个点子。

不过,与其说是点子,倒不如说是他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沈母七七之内,他身为孝子,不能沾荤腥,这没关系,可是这花样儿能不能换换呀?

杂面馍馍,咸面汤,咸菜,白菜萝卜,黄豆面酱炒鸡蛋。

一个月过去了,菜色始终如一。

要不是他提议吃了两顿面条和一顿素饺子,大孝期间真就是杂面馍馍的天下了。

好不容易除了重孝,饭桌上添了肉食开了荤。

沈伯谦想,这次总能好好补补了吧。

尤其是,平常看杨大爷一家偶尔吃点儿咸酱肉,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下去,这味道肯定比豆酱炒鸡蛋强的多吧。

结果,我去!什么情况儿啊,荤菜除了油大点儿,这味儿也不怎么样啊。

就连杨小妹每次见到眼里都会放光的咸酱肉,除了咸味儿之外,还有别的味儿吗?

可现在姥爷他们也是个个都说好吃,那就不是小妹他们的问题了。

沈伯谦不相信,再尝尝,还是一样难吃......

我就真的那么难伺候?

也不是呀,这饭菜味道真是不咋地……

不对!准确来说应该说这饭菜根本就没啥味儿!咸味、油味、最多有个黄豆酱或是酱油味儿,其他....没了。

“嘭”的一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