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中秋,又逢这许多人回来,肖家自然一片热闹。对于大儿子未跟了回来这一点,肖老夫人自然很不高兴,李氏赶紧说起杨氏新生的女儿熙姐儿和快要过门的媳妇陆晶晶,而肖志水则赶紧说起肖记的开张,最后静娘又说自己中秋以后也不回去要住下来的事,总算将肖老夫人那满腔的怨怼压下去了。
李氏见了,禁不住舒了口气。
“五丫头呢?怎么没见?”说起得了御赐铺名的肖记,自然少不了慧娘,肖老夫人这时才发现慧娘不在。
“前些日子慧姐儿感了风寒,这舟车劳顿的又反复了,先回去歇了,说一会儿再过来给您请安。”李氏道。
昨晚上住店时,慧娘说头疼,喝了两幅药也不大管用,刚刚到家时看她恹恹的没精神,她就先让她回屋了。
“可怜见的,”肖老夫人叹口气,然后又道,
“我也坐了一上午了,正好走动走动,走吧,老大媳妇,过去跟我看看她。”呃……众人听了都一愣。
“怎么了?”肖老夫人见了则不满的看向众人。
“没事没事,来,我扶您!”李氏赶紧道。肖老夫人在李氏和邬嬷嬷的搀扶下往三房去了,顾氏跟在后面,只不过顾氏的脸色并不好看,低垂的眼眸中更是难掩嫉恨。
“娘,我先回屋了。”偏偏那站在一侧的娴娘还上前对她道。她立刻瞪了女儿一眼。
娴娘被她瞪得一阵瑟缩,垂下头。顾氏见了则是又气恨又无奈。离家一年多的女儿,回来之后只得了祖母两句淡淡的问候,不就是因婚事没给家里长脸吗?
都是一帮势利之极的人!顾氏恨恨的想。
“……既然都好,怎么就病了?而且还一病这么多日?”宁氏蹙眉看着倚在床头和自己说话的女儿。
“娘,我要是不病,有机会和您多说吗?不早就去了伯祖母那里请安了。”慧娘打趣着,顾左右而言他。
生病的事自然瞒不了母亲,但是生病的原因必须要瞒着母亲。
“你呀。”宁氏戳一下女儿的额头。又说了两句,慧娘就问起了姐姐。
“前日我和你四婶才过去看过,产期在中秋前后,不过情形似乎不太好,说是孩子太大。”说起大女儿,宁氏却颇为忧心。
慧娘听了则是心里一沉,
“那姐夫怎么说?有没有请白姑姑?”白姑姑是这里远近有名的收生婆,专门接不好生的胎儿,手艺很不错。
“初五那会儿你姐夫就将那白姑姑请过去了。”说起这个,宁氏似乎轻松满意了些。
“哦,这么早。”听罢,慧娘笑了,点点头。白姑姑虽手艺不错,但十分难请,而且出诊费极高,看来孙建章对姐姐很在意呢。
宁氏又想说什么,但董妈妈却忽然急匆匆的掀帘进来。
“怎么了?”宁氏惊异的问。董妈妈可是相当沉稳的。
“老太太、领了大太太几人亲自过来看姑娘……”因路走得急,董妈妈有些喘。
“啊?”宁氏听了一惊,赶紧站起来,吩咐董妈妈还有那帮慧娘端了糖水进屋的橘红,
“快点,跟我去迎!”
“娘,您别急,伯祖母既然亲自过来,就不会挑剔您。”慧娘赶紧道。
“那也就是说我不用去迎了。”宁氏听了转头问女儿。
“当然不是,我只是说……说您不用紧张。”慧娘听了,禁不住一阵无奈。
自己这个母亲呀!宁氏听了还要去迎,也就没再多说,领了董妈妈和橘红出门了。
她们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