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张瑾点了点头,然后回禀道:“皇上,微臣暂时已无它问。”
其实,这张瑾心中有数,皇上今日如此,不过是在那些御史面前作作样子,皇帝天性平和,想这漏题之事并未引起什么大的后果,他必是想息事宁人,不愿起什么杀戮。自己自然也就顺着他的想法,问上几句也就罢了。
没想到,这张瑾刚刚退回,皇帝还未来得及开口,又有一个站了出来,说道:“微臣也有几句话,想问问这位学生,不知陛下准否?”
韩铭越抬眼一看,却是今日朝上那位御史朱峰。
韩铭越面带微笑点点头,只是“嗯”了一声,心里却想着:看来,这必是受了太后之托,誓要以此事做出些文章来,若是不许这朱峰发问,势必又要惹出诸多猜疑,倒不如借此时之机,试试眼前这位举人,看看是不是个中用之人也好。
这时,只听朱峰说道:“我听说,当日贡院三次验身,都未曾从你身上查出夹带来,可是属实?”
“不属实!”
贺萱回道,虽然自己并未抬头,但刚才皇帝那一声“嗯”,已经让贺萱听出了其中的不快。与其如此,倒不是借机让皇帝对自己有所印象,以便以后可以有所亲近。
这一句话把众人的目光全都引了过来。
“哦?难不成有人徇私不成?”朱峰自以为得了把柄,连忙追问下去。
“我说不属实,是大人之话并不周全。草民不是没有任何夹带,而是除了自己之外,什么也没带,包括笔墨纸砚,一色全部用的贡院之物。”
听了这话,朱峰的脸色有变,他明显的感觉到其余在场的朝臣在讥笑自己,也感觉得到贺萱在耍弄自己。
“哼,你倒是灵牙利齿之徒。我看你刚才对张尚书所言也并未实话实说吧。既来大比,哪有人放着龙门不跃的?又有哪个不想借此机遇一步登天的?你去西山也不是什么好奇使然,而是因为试题不对,而心怀不满施以毒手吧。”
听了这话,左良刚想开口,却听贺萱回道:“大人明鉴。草民一直以为,科举大比乃是国家为选择贤良之臣而设,没想到原是大人所说之意。在下参考之心,还真的不是为借此登天的,所以,也不能明了大人所言之意。大人还说,我去西山是为施以毒手,刚才左大人也说过有实据可证明不是在下所为,大人何必急在一时,等那文书送到自然就有了分晓。”
“好。后面的话,且算你过关,那前的半句,你为何参考呢?”
“于下是为了教化黎民百姓,于上是为了忠君报国。”说到这儿,贺萱忽然想到了邱实平日里挂在嘴边的这句话,索性拿过来用用。
“若没有一篇锦秀文章,你何谈教化之说。”
听了这话,贺萱不屑的一笑,说道:“大人此话谬也。教化百姓,乃应施以德,化以行,不是嘴里念着孔夫子,写得出八股文章来就行了。想来大人们日日处理政事,也不是靠着背文章就治了洪水,抗了天旱,抚了人心,安了民生吧!”
“你……强词夺理!”
“好啦……这话可说得有些远了。朱御史对科举一事,可还有什么要问么?要是没有,朕有几句话想和这学生聊聊。”
这话虽说得软,可是谁都听得出,皇帝已经有些不耐烦了,那朱峰也只好就此收住,站回列班之中。
“朕听闻,左相之所以能够在考前知悉露题一事,完全是因为你的提醒,想来你也是有功之人。你不必害怕,今日召你前来,不过是想向你求证些事情。”
“回皇上,草民并不知那是本科的试题。若说是有功,也应该是左丞相心细如毛,洞之秋毫,草民自不敢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