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繁华心里拿不准太后娘娘召她何事,还要她将喜哥喜妹都一道带进宫中去......她仔细想了想,除了前几日被人诬陷去了一趟衙‘门’,又聘请了今科探‘花’郎为教书先生外,旁的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聘请陈喆之事,怕是此时也甚少人知道,再说,这样的事情就算不合理,也捅不到太后跟前去。
那便只能是繁‘花’似锦里面的事情了,这样一想,谢繁华便笑着对那位宣太后口谕的公公道:“劳烦公公走这一遭了,我就去换身衣裳,然后随公公一道入宫去。”
那位公公道:“可别叫太后老人家久等了。”
谢繁华颔首,进了内室,换了身适合进宫面见太后的衣裳,然后又点了菊清跟竹清两个跟着自己一同前去。
菊清跟竹清两人一人抱着一位小人儿,两位小人家才将睡着,都安安静静的,不哭不闹。
谢繁华挨着在一双儿‘女’面上亲‘吻’一下,对两位丫头道:“走吧。”
太后寿康宫‘门’外,有小太监进去禀告,不一会儿,那小太监又出来,请谢繁华进去。
才将走进宫殿,谢繁华便见赵王妃陈婉婷也在,她身上穿的,是前些日子自己亲手缝制的裙衫。没有多看,便低了头,又恭恭敬敬给太后请了安。
云太后让谢繁华起来,又赐她坐下,然后目光落在一左一右两位丫鬟抱着的婴儿身上,她老人家脸上笑容更甚了。
“快,将孩子抱过来,哀家瞧瞧。”云太后一边说着,一边似乎迫不及待,伸着头,想要看那襁褓中的两位小人家。
谢繁华从菊清手中接过儿子,又用眼神示意竹清跟着自己,她则抱着儿子走到太后跟前道:“太后娘娘,这是哥哥,臣‘妇’给他取了小名儿叫喜哥,竹清怀中抱着的是妹妹,叫喜妹,喜哥跟喜妹来给太后娘娘请安了。”
两位小人家已经醒了,都睁着圆溜溜黑漆漆的大眼睛,将手指含在嘴巴里‘吮’吸着,都是一副呆呆傻傻的样子。
云太后将兄妹俩都抱进怀里去,瞧着两位小孩子,欢喜得不得了。
“哥哥像他爹,眼睛像,嘴巴也像。”说完又转头看着喜妹,笑容更甚,“妹妹像娘亲,小小年纪就这般漂亮,将来长大了,肯定也是个大美人。”
谢繁华恭敬笑着道:“谢太后娘娘夸奖。”
云太后从手腕上褪了两只‘玉’镯下来,分别放进兄妹俩的襁褓里。
谢繁华惊道:“太后娘娘,他们还小,承受不起的。”
云太后道:“这对龙凤‘玉’镯是先帝在的时候送给哀家的,哀家一辈子戴着这对镯子,一直平安无事,如今哀家也老了,就将这对‘玉’镯送给他们兄妹,希望往后能够保他们一辈子平安无事。”
太后既如此说,谢繁华也不好再推脱,便替儿‘女’谢了老人家,然后抱着孩子回到自己位子上坐着。
云太后道:“承堂在外打仗,你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着实辛苦了。虽然说国公府里头丫鬟婆子一应很多,但怎么比得上亲爹娘。好在这两个孩子懂事,不哭不闹的,也好带。”
谢繁华道:“多谢太后娘娘关心,枣儿不觉得辛苦。”
陈婉婷笑着道:“李夫人最是能干之人,不但能够生儿育‘女’,还能在外头开铺子做生意,而且生意越做越红火,真是叫人佩服。”
谢繁华看了陈婉婷一眼,垂眸笑说:“说起来怕是叫王妃娘娘笑话,我是在乡下长大的,打小不喜念书,又不擅琴棋书画,唯一的爱好,便是做绣活。”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