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禅院大门正对的那株松树倒了下来,将这本来很是庄严门匾砸落,三两僧徒,跪于禅院之前,低头不语。
宁采臣琢磨了一会儿,就在满院僧徒的哀戚中,踏入了正门。
禅堂犹在,只是多了些烟熏火燎的迹象,室内还燃有蜡烛灯笼。借着室内散出的微光,冬雨过后,本来燃烧的僧屋顶上,火焰已消,只余徐徐青烟升腾。讶异中,宁采臣微微张望了一下,青烟腾腾,如雾如缕,只是……
宁采臣心中微微一动,小白龙的声音又起,道:“进来。”
方丈之地。
那轮金光犹在。
金光之下,住持坐禅之地,光华嫣然,似乎完全没有被外边的大火所影响到。
“宁施主一别数月,风采俨然,异国他乡再逢,真是大喜啊。”禅门虚掩,宁采臣信手一推,便即分开。一身白衣的唐三藏依旧是那副帅得不成人形的模样,见到宁采臣进来,这和尚正好沏了一杯茶,双手奉起,迎到门前。
那副淡定的模样,可是一点都看不出袈裟被盗后的心疼,宁采臣想起一瞬前那仅仅只烧了一层僧房屋顶,那层冒着青烟的木板,那个写着“观音禅院”四个大字的木匾。宁采臣微笑道:“人生何处不能相逢,法师大谬矣。”说完,接过唐三藏手中的茶盏,一饮而尽。
茶是好茶,冬日将尽未尽之际,还有这一盏清新涤肺的茶,很是难得。
饮尽茶水,宁采臣这才看见唐三藏的身后,一位老僧,盘膝而坐,如松如石。宁采臣刚才居然没有第一时间看到这位。
宁采臣的目光才落到这老僧的脸上,这老僧似是有所感应,睁开了双眼,微微颔首,也不说话。
屋内并无杂物,方丈之间,无窗仅有一门。正对着门的墙上,一个斗大的“静”字,一笔一划浑然天成,也不知是谁落的笔,比起那“观音禅院”四字,强上了不少。宁采臣也是心中嘀咕,尽然有这样一位大能,为何将这禅院的门匾,好好书写?
“静”字之下,两张蒲团,一张木几。木几上置一炉,炭火犹红,显然刚才宁采臣的那杯茶水,便是此处煮出。除此之外,便余三两茶盏,再无他物。
宁采臣突然发现自己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看着眼前的唐三藏,疑惑的问道:“大圣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