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顾沫凌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看着默儿,“默儿可有相识的?”
“小姐,我娘说她有办法呢。”默儿忙顺着回道,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不过很快又抬了起来,解释道,“我娘虽身体不好,不过在家时也曾采过桑养过蚕,为了不让我爹太辛苦,我娘还在自家屋子后移栽过桑树枝呢。”
“真的?”顾沫凌大喜,忙看向院子,“快请婶子进来坐。”
默儿见顾沫凌这么高兴,心里也是开心,脆脆的应了一声,跑到门口喊道:“娘,小姐让你进来坐呢。”
文氏这才走了进来,她穿的布衣布裙,可举手投足却不自觉的散发着一种优雅,走到近前,文氏温婉的笑着朝顾沫凌行礼:“见过小姐。”
“婶子,都说不必行礼了的。”顾沫凌忙上前扶起文氏,拉她坐到椅子上,她有些迫不及待的问,“婶子,刚刚默儿说你会移栽桑树?”
“我确实是试过,也都成活了,只是,那也不过是几棵,若不是见小姐这几天愁眉不展的,我还真不敢过来显眼呢。”文氏温柔的笑着,“不过,我所知的也只有一点儿皮毛,小姐若要大片的种,还是得多打听打听能人。”
能人自是要打听的,可眼下却没办法办到,顾沫凌见文氏主动过来,必是有心相帮,忙谦卑的请教起来,文氏倒也没有什么隐瞒。
顾沫凌怕自己记不住,又让杨柳去取了笔墨纸砚,一边听文氏说一边写下来。
文氏见她如何,心里满意,说的便更详细。
原来,文氏夫妻俩也是从大难中迁居过来的,在莲村落户之后,王西便以打柴拾樵维持家计,可是,那点儿钱哪里够文氏的药钱,所以,文氏便想着出份力贴些家计。
采桑养蚕也是一次意外所得,虽然养的不多,倒也能贴些家用。
“婶子的蚕种从何而来的?”顾沫凌心中一动,忙问道。
“从山上得的。”文氏一听便知道顾沫凌对这个有兴趣,便笑道,“小姐可是有兴趣养蚕?”
“想是那么想,只是……”顾沫凌不是没想过,只是自己一窍不通的事情怎能强出头?有那么一瞬,顾沫凌都想就这样算了,反正山上的树不少了,能补贴多少算多少。
“只是不知从何下手?”文氏一下子便听出顾沫凌没说完的话,她笑了笑,意有所指的说道,“小姐从前,可开过市集?可做过生意?可办过酒楼?”
顾沫凌不由莞尔,看来文氏是想给她鼓劲呢。
“虽说万事开头难,可不是也有句话说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小姐如此聪慧,何需担心事情不成呢。”
文氏都这么说了,顾沫凌也不好表现的太消沉,便笑道:“原先确是一筹莫展,不过,如今有婶子相助,总算是有些头绪了,我这就去准备,若有疑惑,却仍是少不得要劳烦婶子的。”
“我所知不多,但有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文氏笑了笑,又道,“小姐若有心养蚕,我倒是可以助一助,待来年开春,我让默儿她爹回莲村一趟,与乡邻要些蚕种回来便是了。”
顾沫凌再次谢过。
文氏所说的虽不多,却也帮了她大忙了,文氏所说的虽是整棵移栽,不过说的时间却是这个时候,顾沫凌想要大规模的种,却是得另想办法,她想起前世看过嫁接树木的各方方法,心里有了主意。
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信息闭塞,查个资料都那么难,只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了,能成自然好,不成的话顶多就是浪费些人力精力吧。
“小姐。”寻梅一早便从外面回来了,她穿着一身绿衣,样式和顾沫凌的相似,长发挽成双丫髻,与顾沫凌的清雅不同,她便显得更英气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