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一小块墨被包了一层又一层,足见主人家的珍惜,顾沫凌心里暗叹,这儿能有这些的只怕也就顾一尘一家了吧。
西子媳妇及时送上了一个缺了口的粗陶碗和几张极粗糙的纸,还有一碗清水,放在顾沫凌面前,这次却并未退下,而是拿起那小块墨在碗里细细磨着。
顾沫凌注意到那碗底有些许清水,只是看着西子媳妇磨墨,心里打定主意顾家要送的礼里得再添一套文房四宝。
“十二妹,请。”西子媳妇磨好墨,又拿起笔在清水里化软,掐去了水沾上了墨递给顾沫凌,东西极是流畅。
“谢谢嫂子。”顾沫凌乍听到十二妹不由一愣,随即便明白她喊的应该是按他们这一房的辈份,只是不知她家排的第几,不过喊嫂子总是错不了的。
此时,院子外已聚满了村民,顾言生几家也挤到了前面,原本村民们还在打趣顾言生认回了女儿何时请客等等,此时见顾沫凌提了笔要写什么,顿时停了议论,伸长了脖子看着,要知道,顾家村识字的人只有村长家几个儿孙和一个孙媳妇,别家的别说是女儿家的,就是儿郎也没一个。
顾沫凌当然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她一门心思都在回忆该怎么做,除了拓宽,还得加固加高堤岸,拓宽并不是问题,号召村民们就行了,所以,她只要考虑用什么来筑堤就行了。
前世在电视里,倒是看到部队抗台抗洪灾,便是在原里挖了土装在草袋或麻袋里填在岸边,就像打砖墙那样错位着填,而后面……应该是打上木桩子,再竖一层木板,然后再填一层草袋子,只是泥土不比沙石,还得靠人踩实,至于草袋子之间的缝隙,可以考虑用带有草根的土块填补,这样还能增强些阻力。
顾沫凌将自己能想到的一一在纸上画出,并注了解说,写罢细细检查了一遍才交于顾一尘,其他几位老人此时也坐不住了,纷纷前倾了身子往顾一尘身边凑,就连那个路老,此时也顾不得挑顾沫凌的刺,张大了老眼凑着细看。
“大伯公,我能记得的就这么多,这些东西并不难办,人手够便成,只是那装土的草袋子,我只知能用稻杆子可是麦杆子之类的编制,却不知道该如何编制,还得大伯公找人想想办法。”顾沫凌起了身,半蹲在顾一尘身边指着图画上细说,“这中间用的木板可用柴或是树枝替代,只需填得密实些便可,另外,这里只需贴着土地填上草袋子便可,高出土地的这一部份,才需要两边都填上,我只是我的拙见,具体的还得看实地情况改善。”
“好,好,好。”顾一尘欣慰的连连点头,目光定在图纸上不舍得移开,“他总算为我们顾家村做了件好事……”
“沫凌不知当年发生了何事,也不知是否是师父惹来的是非,如今师父也不在了,再提谁对谁错也是枉然。”顾沫凌看了路老一眼,表明自己的态度,“师父一生未踏足顾家村,并不是忘记,而是另有苦衷,他临终时叮嘱沫凌要好好守护顾家村,沫凌自不敢忘,如今,沫凌的爹娘亲人也在这儿,虽然沫凌能力有限,但,若有吩咐,沫凌自会竭我所能。”
“你的心意,我们都明白,以后莫提这个了。”顾一尘笑笑,一言带过,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到图纸上,“这草袋子……”
“小姐。”寻梅似是想到什么,轻声唤了顾沫凌一声,不意却引起了众人的注目,她也不以为意,大方的提醒道,“五哥编东西的手艺着实不错,也许他知道该怎么编这草袋子。”
“对啊。”顾一尘眼前一亮,朝院门口喊了一声,“英子,过来。”
“啊,哦,来了。”顾行英没料到会被突然叫到,一时愣住,被身边的顾行正推了一下才发应过来,急忙跑了过来。
“你瞧瞧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