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没有想到他为打击氏族名望而大办的科举,大肆提拔官员是把那些世家给压下去了,但新的麻烦也随之来临。他们这些科举制出来的文人,居然是结合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官势力团体,就是朱元璋自己也轻易动他们不得。9;
虽然难缠了些,但开国之初这些文人的本意还都是好的,那些文官势力也都是逞良性,所做一切也都是为军国大事所去考虑,舍己为人可以说是他们的情操。好在朱元璋早已把着武将区分开来,文武早已分家,不然让文人把手伸到武将的势力里去,还不知道要弄出什么样的大麻烦来。
本来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团体、有势力,在朝堂上也莫过于此,只要能确认他们是忠诚于自己的就好了。而这些文官只要不把手插进武将势力里去,问题也都不大。此时的朱元璋也是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的了。
既然已经花白胡子一片的刘基与李善长来了,又在那丞相茹太素的陪衬之下,朱元璋也是必须要给一些面子的。
脸上有些阴沉的神色隐去,朱元璋当即便挂上了一脸爽朗的笑容道:“想不到是伯温与百越来啦,上一次朝堂一别,你们两个丞相相继生病返乡之后,朕可是有几年时日没有见到你们了。”
在这宽敞且透着宽亮的宫殿内挂满了蜡烛,那明亮的烛光映射在刘基与李善长那满是苍老皱纹的脸上,透出一抹异样的苍白,想来他们大病初愈后就赶了过来。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这些官员早已是等待在了宫门外,得到内侍的通报他们也便是立即进了宫门。所以待朱元璋缓步赶到大殿时,他们已经是在殿内等待了好一会儿了。
刘基有着那内侍搀扶起身,已经有六旬的身子再经这一场大病顿时显得更加瘦弱了,才站起身来便有些气喘吁吁的道:“臣…臣无恙,此次来…只是想劝解吴王……”
看他一副快要行将就木的样子,说句话也是要喘半天的气,还真是怕他一口气顺不回来。朱元璋挥挥手制止了与他也差不多情况的李善长所要继续的说话,赶忙打断了刘基的话语道:“你要说的朕都知道,但是一场海上风暴并不能代表着什么。对了,今日召集尔等臣子来也是要商议南洋的事情,既然伯温与百越也来了那便是一起坐下听听吧。”
年复一年的与这些臣子的打交道中,朱元璋悟出了一条道理,想要他们转移话题,那也就是必须拿出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内部争论起来才行。而且这西洋的钱粮已经是拨付出去了,只要船队不是船都毁了出不去海也是不可能中断计划。
朱元璋此次来也就是听听他们的牢骚而已,但是现在他却改变主意了,连着发牢骚的机会都不给他们。把这两个随时都快要断气的老家伙请出来,这是要威胁自己么?
虽然容许臣子有着自己的小团体,但是朱元璋却不能让他们有着威胁自己的可能发生,不管是否致命哪怕一点点也都是不行。
“朕力主于攻伐南洋,你们当时都是抗拒的,想必此时你们也是看到了巨大的利益在里面,也是不会拒绝了吧。呵呵,说来也巧,就在昨日朕做了一个梦,梦见两百多年后我的大明居然是亡了,而且还是亡在朕自己的子孙手中。
……百万的朱氏子孙,这是对整个国家来说多么大的负担。朕仔想过了,不能让这样的情形发生继续发生下去。除了皇子皇孙每过一代不管嫡子庶子爵位递减之外,安逸舒适的日子也是不能过下去消磨了他们的意志。
他们的老子我就是从马背上打来的天下,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就算是没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