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就在这一片欢声笑语之中,在长长由红砖铺就的蛰龙街上聚拢了形形色色的百姓,城外的兵士也早已入城就站在街边不断阻挡百姓们继续热烈的行进。

也就是在这满是祝福话语的喊叫声中,朱元璋骑着红色的大马一路扬着笑脸走完了蛰龙街便向东去。

听着旁边侍卫说时辰刚好,朱元璋也是松了口气。因为今日的事情太多,不但是要巡城还要在城外登基祭天,之后便是与那些长老们各自代表的国家歃血为盟,最后便是送全军北伐。这些事情全都是赶到一块去了,也怪不得时间过于紧张,要掐钟掐秒的完成仪式。

到了东城外,百万吴军士卒排成一块块方阵,黑压压的排列在城外宽阔的原野上,众兵士只是转头凝神一望就有一股冲天威势席卷而来一般让人产生无法呼吸的紧迫之感。

大军列于阵前,在这车仗左右人人面露不适神色时,朱元璋却是面色如常。这点还算是小儿科的,在那来安或细数朱元璋几次亲征的世纪大战哪一次不是几十万人的混战了,站城头见惯这些如蝼蚁般细细麻麻死命拼杀的兵士,心志也早就是磨炼出来了。非凡不是惧怕与紧张,朱元璋到这时候反而是对那能够登基称帝,踏上这世间第一人的位置有些兴奋。

整个吴国与着那些官员结构都是自己创办起来的,而那些如狼似虎的军卒也都是忠诚于自己的兵,那又是有什么好惧怕的呢?朱元璋扬起脸哈哈一笑,一挥马鞭便是向那些兵士阵前策马奔腾而去。

在那些兵士一声声如雷声巨响般的大喝声之中,朱元璋也是大呼着在那大军阵前策马一圈。待兴奋劲过后,喘着粗气调转马头时,元璋惊奇的却是看见了那高台金光闪闪的一片。

这壮观的好似就是金光制造的高台一番,那渡有金漆的石砖制成的高台足有三丈高,宽则八丈。

这么宽大的高台筑在前方本就给人一种巍峨的感觉,而那渡着金漆的石砖再被晨阳一照,直发出了闪闪金光,好似就变成了一座神坛一般让人高山仰止。

朱元璋深吸一口大气,潇洒的跳下马来。挺胸仰头,神圣无比的抬步向那高台上走去。

在这阵前军士们热烈目光的注视中,每一步脚步落下,阶梯上每一声响动都传在耳边让着这些士卒心中震荡无比。

一步,两步,三步……,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那沐浴在金光的吴王走去,足足有着九十九个阶梯,朱元璋每一步都是走的神圣无比。

最后一步踏下,朱元璋也是终于来到了这布满红漆的高台上。不只是因为汉人喜红,而是铸造高台时工匠细心的怕这金光照射到吴王眼中不能视物而特地建造成这样,也是因为北伐在即国库之中每一分的开支都要细细备案,能省则省!

朱元璋站在高台上因为光线的问题是能够把着那些军士们面容都看得一清二楚,而那些军卒从台下望上来看见的则是沐浴在金光闪闪的吴王,与着在阶梯上时的情景一般无二。

左右看了一圈这台上只有自己一人,站定身子眼望前方让自己最好的神态展现在那些兵士面前。不过一会儿的时间,身后便是传来一声声律有节奏的脚步声,虽然心中好奇是谁来主持仪式,但朱元璋却是忍耐住性子一直都没有转过头去望过一下。

因为这些仪式都是由熟悉古代制度的李善长包办的,有了这一得力干将朱元璋对这繁琐的事情嫌烦下也是没有再去过问,所以这来人他也是不太清楚。

待那人走到了身侧与着自己肩并肩并排站在一起,这时朱元璋才是转头看去,在那略微有些瞪大的眼睛之中看见的却是身形瘦弱却穿着一身白衣白袍扮做神使的白莲教教主韩林儿!

其实早该想到他才是,朱元璋也是想到了这具身体的前世,当时在商议国号时就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