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在堂中这些张军所有将领们都是惊呆了,方才还是吴国的死对头恨不得杀了朱元璋,而现在却都是归附了吴廷,这以后吃饭喝水都是要看那些吴将的脸色。[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一众人原本辱骂的话语还没有说出来就是憋在了喉咙里,一时呛得众人咳嗽不已。
那张宣才不管众人的神色,他只是快步上前拿起了那桌子上的信件,摊平一瞧只见上头也确实是他父王的亲笔字迹。他没有兵权、也没有那个能力能去违抗心目中那道山岳,一见这命令已下虽然憋得脸上的青春痘都是通红起来,反复看过几遍确认无疑后也是叹了口气垂头丧气的朝着外头走去。
一见这少主的神色,众将也是明白这消息是真实的了,之后在这堂前接连响起了叹气的声音,也没人再是大声说话,都纷纷退了出去。
张士信在堂后许久听不到了堂前的喧闹,知道那些将军已经是退出了堂去。这些逃散到杭州的精兵不但是精挑细选,就是那统兵的将军也是百里挑一给挑出来的。不但是要勇武,更为重要的那便是忠心,只有对张家的忠心。
实在是那些世家们对于江南的渗透得实在是太厉害了,不但是姑苏政界,就是这只管浴血杀敌的军中也都是有许多的世家弟子,而且还有许多人把持着统兵将军的位置。因为他们有钱,这高额饷银的大部分还是要他们来垫付的,所以张士诚也是很无奈,没有那魄力也没有办法把这些人都给剔除出去,这也就造成了发布命令时张军军中却是有不同声响传出的原因。
不管是迫于政治需要还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张士诚也是只有创建一支属于自己也完全忠于自己的军队,才是能够保证他自身的安全。几年来跟着那些世家不断争斗甚至是把他们都给赶出了姑苏,但也是消除不了这些人对于张军的影响,到现在这种情景足以证明张士诚的先见之明。
而之前左拼右凑的也是只弄出了这七万兵卒,张士诚一直把他们当宝贝一样对待,在粮饷充足从不短缺之下这些兵士也是争气地练成了一支铁血强军,就是面对着那些如狼似虎的吴军士卒战斗力也是不逞多让。
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军队,张士诚自然是宝贝得紧,就是那已经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李伯升都不会给他碰一下,全部都是安心的交给了自己的心腹也是亲大哥的张士信。而在这姑苏城即将被攻破之际,张士诚也是没有顾忌自身的安全,反而是先把这些铁军给送了出去,伺机寻求以后东山再起的机会。
张士信也是知道这层意思,所以他带领着这七万的兵卒一路向南行进不断躲过吴军的围追堵截,到了这杭州府时全军也只剩下了五万余人。对于这些兵士,张士信还是很相信的,将领们都是忠于张士诚的,现在得知了大王已经投降朱元璋并把着统帅的大权也给了自己,他们也都会完全听命于自己。张士信相信自己一声军令不说要去攻伐方国珍,就是现在掉头去攻打李伯升他们也绝对不会迟疑一下。
心中肯定这些兵士的忠心,张士信现在却最是要考虑李伯升的想法,毕竟这人一直兼职为兵马大元帅,对于姑苏甚至整个江南各军都是有很强的统御能力。要是他不想听从大王的命令甚至是暗中得到了那些江南世家的资助,坚持要与朱元璋抗争到底,那士信也是拿他毫无办法。李伯升要再是与方国珍混在了一块,那现在的局势就要变得复杂无比了,就凭他这-->>